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善待自己曾经的付出,并能从中不断汲取养分,人生的积累就会更加丰厚,脚步会更加从容~~
生活犹如万花筒,正因为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感受了生活的美好恩赐,才有了邹鹏辉先生《心远》的问世。《心远》的面世,获得了江阴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好评,它收录了邹鹏辉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发表的散文和随笔,真实地回顾了他从小山村出发到大都市学习再到小城市工作的人生心迹,记录了他军旅生涯和地方生活的朵朵浪花,重现了他从大漠航天城跋涉到大学学府再远渡到大洋航天城这条通天路上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邹鹏辉先生是如何善待自己的经历的。欢迎各位微友畅所欲言,发布自己的感想感悟,前30名小伙伴将获得《心远》一本哟,心动吗?赶紧行动吧!(编辑你的感想感悟加上你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江阴临港在线”)
领取地点:
镇澄路号临港街道宣传科室
江阴日报社新媒体部
人的一生漫长而美妙,短暂而又无常,令人难以琢磨。人生如旅,过客匆匆,每个人或多或少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事,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险象环生,尝过喜怒哀乐,品过酸甜苦辣,追过风花雪月,交融发酵,继而升华,品味其真谛。因此,不管是坎坷的还是幸福的经历,只要你倾注热忱和心血,付出诚挚和执著,生命就一定会焕发绚丽的光彩,人生就一定会变得厚重而深刻,人活得才有滋有味。
生活犹如万花筒,正因为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感受了生活的美好恩赐,便有这本小小散文作品集《心远》的问世,它收录了我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发表的散文和随笔,真实地回顾了我从小山村出发到大都市学习再到小城市工作的人生心迹,记录了我军旅生涯和地方生活的朵朵浪花,重现了我从大漠航天城跋涉到大学学府再远渡到大洋航天城这条通天路上的心路历程,承载了我人生默默奉献和对未来作出的承诺,插上了心灵飞向伟大、崇高和追求完善的双翼,倾诉了自己珍藏在心底最深处、岁月烟尘触及不到的种种心绪……
英国作家雪莱在《人生是伟大的奇迹》中说过,人,就是生活;我们所感受的一切,即为宇宙。生活和宇宙是神奇的。然而,对万物的熟视无睹,犹如一层薄薄的雾,遮蔽了我们,使我们看不到自身的神奇。我的成长过程和许多人一样,有惊有险,有苦有甜,有悲有喜,在艰难中不断挣扎,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在希冀中执著追求,在追逐中收获感悟。
自小生活在江南小山村,一直放飞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山清水秀间飘荡着寻梦的足迹,大漠大洋上烙印着追星的轨道,大都市小城市续写着人生的寻觅。为减轻家庭的负担,我挑过柴到五公里外的街道叫卖、上深山老林扛过竹子、下到几千米深的井下拉过煤、跟人学过金银加工活等等。生活的艰辛和改变生活的能力,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学会了珍惜奋斗的结果和善待经历的过程。
记得学生时代的我,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在心中永远有一片阳光照耀的晴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常常在清晨跑到小树林里放声朗读,在夜深人静时挑灯夜读,是小山村的鸡鸣和狗叫把我从堕入睡眠状态中惊醒。在学校一直担任班长,几乎年年都获得各种荣誉,还荣幸地被评为地区三好学生。学习之旅虽有些沉重,感到疲惫,却总能给人咀嚼出甘甜与芬芳。我知道,快乐从来不是永恒的,痛苦也只是个过程,生活有享受也有无奈,有欣慰也有困惑,只有用嘴去嚼,用心去品,便有诸多滋味在蔓延。
正当沉醉于冲刺高考的时候,春天却不知不觉地提前来临,就在那一年,我阴差阳错地穿上了军装,走进了军营。然而,军旅之路充满了曲折、坎坷、奉献和牺牲,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的军旅生涯是从巴丹吉林大漠航天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的。在这里,除了履行一个革命战士应有的职责,就是利用点滴时间拼命汲吮知识营养,徜徉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沙漠海洋中。一次次亲眼目睹沙海中腾飞的卫星、火箭,心也随着升腾的烈焰燃烧;又见大漠深处的烈士陵墓,那一座座通天路上的忠魂,令人泪流满面;一个个活跃在沙漠中的默默身影,只为那气势磅礴的一刹那,成功背后的苦涩深深地镌刻在航天人心中。大漠航天人的所有故事犹如一幅幅凝固的上乘油画,长久地珍藏着,等待薄发。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经过大漠的洗涤和造化,我从遥远的大沙漠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考入全军唯一的军事新闻传播学府——南京政治学院。从此,不论是在梦中情牵的大漠,还是在大学课堂的书海里,抑或是在深入基层的采访一线,我都要求自己勉力而为,广泛积累,认真捕捉,研究新闻。由于进入新闻领域才疏学浅,所以常常偷偷地爬在被窝里进行“思想碰撞”,笔耕不止进行创树投稿,屡屡收获颇丰。尤其记忆深刻的是我在新华通讯社工作期间,一次到大漠航天城采访,当听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管处的一名在大漠为航天事业整整开了32年的火车司机,在生命晚期又重返大漠的消息时,我被这位老工人司机对航天事业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结而感动,于是连夜采写了一篇通讯《大漠情结》,很快在《工人日报》一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报道后立刻引起了老司机家乡省市领导的在这位忘年交司机的深刻影响下,我毅然放弃大都市军营的热情相邀,仍选择所钟情的航天事业,从大漠发射航天器的首区来到了大洋追踪航天器的末区,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成了我军旅生涯中的又一个驿站。先后10余次跟随“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闯荡世界三大洋,聆听了汹涌的波涛声和孤寂的机器声;体验了飘浮无奈无助的生活;品味了长达近三个月的远航、二次跨越赤道、历经春夏秋冬、时差温差不断更换的岁月。在这里,我常常独自坐在远涉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远望号”船甲板上,沉淀在心底的思想随着无边的浪涌一起一伏,从大漠里带出干涸的河流重新又急流翻滚,源源不断地奔腾向前。每次执行任务,我都从大洋深处向祖国发回一系列反映海上航天人蹈海探天珍贵的第一手新闻,新华社给予通稿转发。同时还办起了大洋上的编辑部,集电台、电视和报纸编辑于一身,开辟了“远望号”船新闻工作模式新机制。
有位新闻报人曾说过,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铁肩担道义,不管有多苦,都要勇往直前。在我从军的记忆里,贮存着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那是当兵的第二年,我和战友负责押送一批军用物资,当火车停至兰州西站时,突然有二个人高马大的人冲上车厢,哄抢物资,当时车上只有我一个人,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邪不压正,物资保住,可凶煞的歹徒用酒瓶刺穿了我的整个右耳,用刀刺破了我的脸,耳朵只剩下一点耳垂,脸上与嘴巴对流喷血,昏倒在车厢里危在旦夕,是好医院进行抢救。医院专家会诊说,我将永远成为植物人。医院半年的精心治疗,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所以,我感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也许,苦难赋予了我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也要不停地给予回报。一次,得知“远望号”船上一名优秀科技干部张同双的妻子蔡艳红身患绝症,在生命垂危之际,仍一再不准告诉远在大洋上执行航天测控任务的丈夫,此事引起了我极大 曾随“远望号”测量船出海的解放军报女记者江宛柳在《天涯断想》一文中写道:“走上高原,到过大漠,站在大海,伸手能摸到月亮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天涯。”回眸漠海往事,我深深懂得,天涯的美,是天然的纯粹的美,美得恢宏,美得厚重,美得毫无雕琢、娇饰,美得充满活力。我相信,把生命放在这样美的宽度与厚度空间中的人,他们获得的决不会是方寸之间的哀乐。大漠的辽阔与深邃,大海的宽广与深厚,以及在漠海上顽强生存、托起共和国辉煌的航天人,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带着大漠和大洋的心灵苦旅,经过部队大熔炉的历炼,我毅然脱下了军装,转入了另一个战场,投身于火热的地方经济建设,一晃在地方工作就是十二个春秋。从事过文明创建、思想宣传、文化建设以及开发区开发,期间的百味杂陈,历历在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小组检查,为撰写文明创建宣传片解说词和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报告,因上级检查时间突然变化,连续近5天加班加点,翻阅了三年的文明城市创建资料,查看了近30万字的文明创建台账,忍受熬肿的眼睛和满嘴血泡,终于完成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报告,一切考核正常。第二天,我因身体透支,医院。那时想想,真是“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时常也告诫自己,做一个谦虚而知足的人吧,把生活中所有的苦难都当做上帝赐于你的礼物,未品味寒冷,怎知道温暖?未体验艰辛,怎知道甘甜?未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记得在出版的《漠海纪事》后记中说过: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磨难给予我坚强,感谢挫折给予我勇气,感谢经历给予我财富,一切都要学会心存感激,有了感激的心,你就会快乐而满足。
人世间,国家情、亲情、友情、爱情是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无数文人墨客着迷的话题,也是每个人心底永远的牵挂。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值得珍惜,那么我们的经历,在这一背景下,更要懂得善待,让其在整个生命中得以生动展现。因为经历是一个人生记录的渐行,更是一种心灵的远行,那淳朴丰富的经历,虔诚注望的生活,笃定前行的脚步,肃穆修行的时光,时时充溢我心头蔓延。当代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中的一段话:“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也许若干年后,我仍会洞穿风化的旅程,点燃那永不熄灭的烛光……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