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流传出一份“首批双一流建设拟定的大学名单”。今天下午,教育部作出回应,“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名单,还请大家不要轻信。”近两年,已经有多个版本的“双一流”名单流出,谣言名单频现源于对失去历史性发展机遇的焦虑。在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作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能否挤进“双一流”,意味着大学能否把握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双一流”建设呼之欲来 对于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们来说,7月15日应该是职业生涯中相对特殊的一天。毕竟,那是他们作为兰大教育学院教师身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当天,兰州大学校方正式发布文件,宣布撤销该校教育学院及内设机构。随着教育学院的撤销,校方作出了一系列专业及机构调整与人员安置。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综合大学教育学科的命运不济,一些大学撤销教育学院建制,改为了研究所或者合并到其他学院。例如,从年4月以来,南开大学取消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独立处级单位建制、中山大学撤销教育学院、山东大学撤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然而学科调整并不只局限于教育学科,随着“两个一流”建设的进行还会扩大到更多学科和层面。大量的实证数据证明,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办大学”就是“办学科”。
“学科评估、排名、一流学科竞争。”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对于高校改革为什么要撤销教育学院这个问题的回答点出了这三个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也会是解读接下来高校改革的一把钥匙。
年8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要大大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这将进一步激发全国高校调整自己的学科和建制。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端鸿老师指出,本轮中国的“双一流”政策同时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希望通过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的“差别化发展”。主要包括三种建设思路:一是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二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三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新闻链接近日,辽宁省发布《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目标。辽宁将力争通过10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到年,重点建设10个左右进入全国一流学科前列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20个左右进入全国一流学科行列的特色学科;建设50个左右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一流特色学科。(《沈阳日报》,-07-20)
近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山西省现有普通高校80所,目前高校布局和科类结构不能有效适应战略需求和发展需要,山西省下一步将优化高等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校围绕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形成与办学特色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山西晚报》,-07-26)
充满荆棘的“双一流”之路 在今年两会教育界别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目前中国正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以一流为目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应该是一流的。“不能把一流大学只定为综合大学,比如5个大学合并了,各种指标就上来了。那个质量并不等于5,可能小于5。”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所谓的一流大学,不仅指综合大学,还包括民办大学、职业高校,也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只要有水平,能够说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都可以。对于创建一流学科,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任何一个学校的强弱都是学科决定的,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不一定每个学科都是一流。“有的大学并不是一流,但是它有的学科就是国内最好,我们也要支持。”袁贵仁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并不是针对某几所名校的,而是开放的,会实行动态管理。
话虽如此,但是专业排名无第一,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不能对国家规定的某一战略行业起到支撑作用的大学似乎很难入选“双一流”。正如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宗晓华所言,由于“双一流”建设政策更加重视绩效与竞争,入选高校和学科在获得倾斜投入的同时,对其学术产出的水平和质量、资金分配与使用、目标责任和绩效的要求更高,对于缺乏竞争优势的大学或学科。获取这一机会不仅不是赢家,还会成为“负担”。
实际上,从“华工之父”朱九思主政开始,到周济主政学校和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发展迅猛。尤其是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后声名鹊起。但是潘垣院士却对学校能否进入“双一流”表达了深切忧虑。
以下为潘垣院士在纪念朱九思同志百年诞辰暨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的发言。
中央决策,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我校拿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准考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如果考不过,我校将在国内沦为三流大学,此非危言耸听。分析当前形势很不乐观,北大/清华已进入世界一流(全球百名之内),正迈向一流前沿。接下来是已占先机的华东五校:浙大、上交大、复旦、南大和中科大,它们很可能在年取得首批一流建设资格。剩下的名额预计只有3~5个,将在年第二批定案,我校能否进入国内前十,看来这是关键。当前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哈工大、西交大和中山,其次是武大、吉大、天大、南开、川大、北师大、人大等。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发扬我校特有的“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统一领导,出奇制胜,针对中央文件中强调“中国特色”的深刻含义,集合我校极富创新潜力的优势学科,协同攻克国家重大需求课题,在十年之内,以若干项国家级一等奖的重大成果,彰显我校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从群雄中胜出,顺利获得建设一流大学的资格。
在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看来,一些地方高校长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地锁定在几个所谓的特色学科上,从而导致学校学科结构畸形,发展思路单一。他认为,地方高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并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套用的模式,更没有什么万能的“灵丹妙药”。重要的是能结合自身所处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能尽量得到全校上下支持和配合的战略规划,然后就是坚决地执行,并适时进行评估。
完善学科布局,大动干戈的院系调整 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宗晓华表示,不同高校应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应该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年12月,中山大学调整撤销多个学院,包括撤销外语与翻译大学院。恢复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建制;整合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学院,组建新的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更名为国际翻译学院。同时,撤销生命科学大学院以及下设的生态与进化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恢复生命科学学院建制。整合微电子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移动信息工程学院,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对外保留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工程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的称号)。此外,还撤销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撤销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筹)。
对此,年12月15日中山大学通过学校团委官方 根据中山的规划,珠海校区主要服务国家南海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圳校区则主要侧重医科和新兴工科,且三个校区同类学科错位发展,形成各校区既统筹发展、合力支撑,又相互错位、各具特色,共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布局。
链接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已在中国大陆进行了两次,分别是年代初期将大批综合性大学拆分和年代开始的大量高校合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国外模式的发展历程。一般所说的院系调整仅指年代的那一次,而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尚无同用说法。需特别指出的是,狭义的“院系调整”通常仅指第一次。
苏联模式的调整
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期的英美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调整方针是撤去综合性大学中设立的专门学院,建立独立的专门学院,以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这使原来的综合性大学被拆分,若干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其他院校的系科合并成立新的学校,或者调整出省(市)与外省(市)部分学校的系科合并成立新的学校。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例如现在北京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又如,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合并创建不久的武汉大学医学院,重新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又如,整合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海洋学科而组建的山东海洋学院(现已发展成中国海洋大学)。
经过调整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工科类学院和专业,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一些综合大学变成文理学院或工业大学。另外,包括法学在内,一批人文社会科学在这一轮院系调整中被大大削弱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一批学科被停办或取消。
欧美模式的调整
年起,由于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苏联解体等影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又出现了第二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即由原先的苏联模式向欧美模式转变。
高校合并实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多所学院更名为大学,并将学院内部分科系扩建为学院,以完善大学的综合性。教育部也开始批准将部分高校并入原有的部分学校,或由若干学院合并而成立新的大学。如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并入复旦大学,杭州四所校区分散的高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合并,更名华中科技大学等。
湖南科技大学于今年3月启动了院系设置及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对此,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伯超表示,院系和学科专业的调整,无论是分与合,都是服从于学校发展大局,都是为了实现学院以及学科专业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地方性大学,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战线太长、摊子铺得太大,而资源又相对有限,对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学校发展必须始终围绕特色做文章,特色发展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高校设置学科专业不在于多和全,而在于特和强。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构架,办出学校特色,关键在于如何办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双一流”之争,谁是大赢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表示,经过数轮的重点建设和支持,“”高校与非“”高校在教学、科研的实力上已存在明显“分化”,“”高校及其优势学科入选概率自然更大。日前,山西省发布《关于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山西省高等教育将努力用3年左右时间,重点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按照国务院“双一流”建设精神率先发展,力争建成国内高水平大学1~2所、区域或行业高水平大学2~3所。山西大学近年来获得了国家和山西省的重点扶持,更是进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14所高校之一,获得了国家层面“一省一校”政策的重点支持;而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大学,综合实力不容小觑。不出意外的话,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将成为本次山西省重点建设的国内高水平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益明教授分析,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框架下,“”和“”高校因之前的资源投入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非“”高校进入“双一流”,则显示了“双一流”计划的开放性与竞争性。正如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主任龚放所言,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崛起正是在于它们在学科选择和学科方向上另辟蹊径,别具一格。而国内的“计划”中,南京工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的脱颖而出也是应用性大学突破的成功例子。
链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计划”,是继“工程”“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该战略工程于年5月7日正式启动(四年为一个周期)。年4月,国家教育部公布即“计划”的首批入选名单,全国4大类共计14个高端研究领域获得认定建设,相关单位成为首批工程建设体。
此外,河南省以往常因仅有郑州大学一所“”院校为人“诟病”。为改变此局面,河南省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打造“一流学科”。河南省明确到年,力争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ESI排名进入前1%,或在权威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十名或前5%。在该方案一期名单中,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双一流”。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学科,更离不开针对学科发展制定的长远战略规划。然而,学科规划的意义不在于一纸文书,而在于如何通过规划执行的过程更加了解学科自身,基于规划结果指导学科建设。有效的学科发展校情分析是必要的诊断书,这些诊断书的存在才催生了有逻辑、可实践、易操作的战略举措,以及对于实施情况的监测反馈。在这个闭环式的规划制定—实施—监测过程中,哪些学科优先发展将有章可循,学校资源如何支配会有据可依,学科建设效果通过数据监测可及时掌握,学科的战略规划亦可根据反馈数据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双一流”政策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据悉,年已经下拨的“双一流”建设经费分配依据主要是第三轮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评估的结果,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的数据采集已经完成,其结果或将成为今后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来源:本文整理自《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网等。内容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校教师之友
↑长按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bbts/2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