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八旬老人盐酸泼儿子菜刀砍老伴,竟然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pifubing999.org/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pifubing999.org/

看点

近日,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故意杀人(未遂)案向西固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令人惊奇的是,这起案件的被告人竟是一位耄耋老人,而其预谋杀死的人竟然是陪伴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伴及亲手带大的儿子!

被告人房某甲已80多岁,与老伴金某某一起居住。房某甲脾气很怪,因为一些生活琐事经常与老伴金某某拌嘴,但日子还算过得下去。儿子房某乙每月给父母家里元以贴补二位老人日常家用,也算孝顺。几十年来这个家庭的日子虽说不上幸福美满,但还过得去。直到年中秋节的前夜,一声声惨烈的嚎叫打碎了这个家庭,原因竟然是一顿酒席。

当日,金某某和房某乙参加婚宴酒席没有告诉房某甲,把房某甲一人丢在家里,房某甲得知二人去吃酒席后心生怨恨。趁二人熟睡之际,他割断煤气管,拿起白天早已准备好的盐酸瓶向儿子房某乙头部砸去。

伴随着盐酸灼烧声和儿子的惨叫声,老伴金某某被惊醒,而房某甲此时用准备好的狼牙棒和菜刀,向陪伴自己大半生的老伴迎头砍去,直到菜刀被剁坏。

此时,房某乙奋力起身,拼命将父亲关进卧室,这才挽回母子俩的性命。

一个家庭的破碎,固然使我们唏嘘不已,但这个家庭矛盾激化背后的原因更加值得我们深思。据了解,房某甲一生勤勤恳恳,在子女成人之前全家人的生活支出主要依靠房某甲在支撑。子女工作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好转,房某甲买了不少保健用品花去了家里一万余元,但金某某及房某乙在内的子女们对房某甲的这项家庭开支却强烈抵制,并严格管制了房某甲的花费。

由于缺乏有效沟通,房某甲和金某某感情愈发不合,打架吵架时有发生,但房某乙在内的子女们一致偏向母亲。为了帮助母亲,子女们也与房某甲多次发生冲突,这使得房某甲长期感到怨愤和孤独,最终通过中秋节前的一次酒席事件爆发了出来酿成惨剧。

老人买保健品上当引发家庭矛盾的那些事搜索

84岁老人6年花30万买保健品老伴不满与其分手

沈阳市苏家屯区王强的女儿家里,客厅的地上摆着几摞保健品的盒子,不同颜色不同品牌不同种类不同价格,有蜂胶、钙片、酵素、基因口服液等,旁边还有一些磁枕、治疗仪等。6年来,王强买“保健品”一共花了30万元。这个春节,由此引发的矛盾终于爆发。在双方家庭聚会的时候,和王强一起生活了16年的“老伴”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他离开,要么将他的工资每月拿出元,给他自由支配,其余的用作生活花销以及储蓄,无论王强怎样选择,都需要给对方一半的房租收入,以及归还对方外孙给他“老伴”的1千元美金。王强称很后悔买这么多保健品,以后不能保证不买,但一定会少买。

老夫妇迷上收藏纪念币与儿女反目成仇

丰宁满族自治县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自迷上收藏各种纪念币后,被各路骗子盯上,以高价回购等拙劣伎俩不仅将老两口数十年的积蓄、工资骗光,还害得老两口四处举债,并与儿女、亲友反目成仇,断绝来往。儿女无奈中只好求助媒体,向社会问计。

90岁老人状告子女两次:他们不让我买保健品

一年以来,市民刘先生与自己三个孩子的关系很僵。刘先生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等疾病。在大约七八年前,刘先生接触到了社会上办的健康讲座,并且热衷于购买保健品,每个月七八千元的退休金,除了日常开销,几乎都投了进去。刘先生坦言,一开始每年买几千元的保健品,近几年每年买三四万元的。子女拦着他买保健品,并掐断了家里电话。而刘先生则两次将子女告上法庭,还一气之下独自搬入养老院住了三个月。现在,双方互相不说话……

骗子的招数搜索

(1)贼喊抓贼:铺天盖地的老年人因为保健品被骗的新闻,骗子们早已想出对策,他们一口咬定“我们的能跟那些骗子怎么能一样”。

(2)来自星星的高科技产品:“我们是国家某某研究所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国外纳米技术”。电、光、磁,脑血管、糖尿病、腰腿痛、无所不治,全都是高科技产品,连国际上难以攻克的难题都给他们治好了。

(3)全宇宙都在用我们的产品:“医院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医院进行临床试验,不信可以去看看”。

(4)保健课洗脑:以送东西为名诱骗老年人去听讲座,找的讲师都是“名校”毕业、“国外”归来、“名院”请来的大人物,起初很多人就是为了要东西,但是时间长了就慢慢接受了。

(5)报纸和书籍:书籍报纸都印的有模有样,比正规报社出版社印出来的还正规,写书的各个都是“知名教授”、海龟砖家。

(6)免费试用:每天可以来店里做理疗,我们是公益服务、义务劳动。

(7)会员等级制度:买的多、介绍的客户多等级就高,利用老年人好胜的心理,使他们引以为傲,并不断购买、不断介绍客户。

如何避免老人被忽悠?搜索

方法1:从老年人那拿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观察产品编号、厂家名字,并在食药监局、工商局网站上查公司资质。

方法2:“教授”“专家”的名字,在网上进行搜索,如果是正儿八经的话,在卫生局都可以查到对应的注册信息,通常这些讲课的人工资都很低,暂时找不到工作或者没什么学历的人。

方法3:在网上查出此产品被投诉的新闻给老人看。

方法4:对产品原理进行搜索,比如产品为激光仪器治疗某某病,可以搜索“激光可以治疗某某病吗”。

有时,老年人虽然固执,但是在事实罗列的基础上,他们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有时候嘴上不放松但是心里已经自己犯嘀咕了。可能有些老年人文化程度并不高,讲原理他们听不懂,但是有没有资质这种信息,在他们心里肯定也是能产生影响的。

周围群体很重要,如果老人所在的群体都在买保健品,自己不买就会变得不合群,再加上老年人平时在家时间自由,跟这些人呆的时间一久,更是被潜移默化的洗脑。

方法1:鼓动老人报名老年大学等等能与其他外界接触的组织,让他们变得有事可做,老年大学里的思想跟信息交流比较通畅,让老人拥有外界信息来源。

方法2:教给老人上网,给老人注册一个聊天软件,让他们也能看到朋友圈的分享,要记住通常我们说一百遍的东西,不如别人说一遍。

正向鼓励与负激励并重。

正向:顺着老人说赞同的同时提出不同见解,让老人们对能识破保健品骗局产生一种自豪感,让老人觉得自己很时尚,有优越感。

逆向:将保健品副作用跟老人说明白,并说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

老年人岁数大后,在情感上急需子女的关怀,子女也应以正确的养生方式引导父母,通过正确的起居饮食来达到晚年养生的目的。而对于已深陷“保健品包围圈”的老年人,子女们在给予更多关怀的同时,也可以让父母接受适当的心理咨询,在日常生活中应找寻到兴趣爱好,以此将老人购买保健品“情感转移”。

▋来源:兰州晚报

▋此版权归原作者,侵权请联系▋法律顾问:甘肃文谭律师事务所杨帆

今日推荐

靖远各学校附近的小摊贩注意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bbts/25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