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隆重举行凉州文化论坛
陈青讲话刘景嵩出席余秋雨作主旨演讲
王巍柳鹏致辞李明生主持
天马故乡文脉绵长,金秋武威炫古烁今。9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分项活动——凉州文化论坛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
9月16日上午,凉州文化论坛在市体育馆举行。姜爱平摄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青出席论坛并讲话。商务部驻西安特派办副特派员刘景嵩出席论坛。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作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金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承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剑雄,当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沙武田,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王登渤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出席论坛并致辞。
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总编辑朱国圣,甘肃日报社社长马克利,省委宣传部巡视员、省记者协会主席张瑞民,省工信委副巡视员孟宪敦,省商务厅副厅长马相忠,省质监局副局长周莹,省财政厅副巡视员王国荣,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佘长江,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局长陈浦出席论坛。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出席论坛。
市委书记柳鹏出席论坛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生主持论坛。
市领导王扎东、周晓红、周伟、杨得中、张柯兵、魏文德、王国斌、李成日、王正萍等出席论坛。
陈青在讲话中说: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各族群众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汉唐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等为代表的凉州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潜力巨大。武威市委、市政府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符合新发展理念,贯彻了省委建设文化强省的部署要求,找到了一条切合武威实际的转型升级发展新路。这次论坛专门邀请余秋雨、王巍、史金波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究凉州文化、打造凉州文化品牌、提升凉州文化价值,对弘扬凉州文化,传承丝路精神,带动和促进武威文化发展繁荣,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希望武威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凉州文化资源,重塑凉州文化辉煌,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名市,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王巍在致辞中说: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门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仅有丰富的汉代文化遗产,早自史前时期,就是文化昌达之地,成为河西走廊最先融入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前沿和高地,在前述史时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曾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商周时期,凉州一带的西戎充当了中国内陆地域和中亚西亚文化交流的中介,秦罢西戎之后,西戎集团追歼融入到了以华夏集团为核心的汉民族大家庭之中。西汉时期,河西走廊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使用的通商要道,包括武威在内的河西走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武威成为河西走廊的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中心,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凉州文化论坛的召开,就是用实际行动响应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战略,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相信,在武威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武威凉州这颗丝路明珠一定会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柳鹏在致辞中说:
武威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地方。在武威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融合,各民族多元文化荟萃杂糅,汇成了气象恢宏的凉州文化。以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稀世珍宝西夏碑、“陇右学宫之冠”文庙、“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等珍贵历史文化遗存为代表的汉唐文化、五凉文化、天马文化、佛教文化、乐舞文化、边塞文化、简牍文化、石窟文化、贤孝文化等,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bbts/2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