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包头晚报一样的旋律,不一样的情怀

  前两天《成都》版《九中》在   “遥望马鞍山雄伟,花舞人间的美。鸟语花香喇嘛河,马头琴声悠扬。桦林尽染脑包山,五当召佛音袅袅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五当召、脑包山、喇嘛河仿佛就在眼前。

  石拐是蒙古语“喜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近年来,石拐区完成了从“矿竭城衰”到“生态宜居”的美丽嬗变。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绿色化示范城市等,一项项令人振奋的殊荣,让走出大山的石拐人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首歌,一座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石拐,她陪伴着我们的青春,留下我们的记忆,也许已经习惯了眼前的风景,也许已经远在他乡,无论怎样都不会忘记。”《石拐》填词者、石拐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伟说。

  词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石拐人,小时候就居住在石拐旧区的棚户区。“我出生在石拐区,新石拐小学、包十五中、大发、后街、五当召、庚毗召都是我儿时的记忆,如今石拐区已经绽放了新颜,喜桂图新区已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大数据、全域旅游、棚改搬迁……我希望通过这首歌,让更多的人   “走到大发街的尽头,坐在那后街的巷口。”这句歌词中唱到的就是老石拐人的共同记忆。“年年初时听到《成都》这首歌曲特别有感触,歌词中描写的就是一座城市和满满的回忆。于是我也有了要改编《成都》的想法,春节后就填了词,后来一直在找唱这首歌的人。”词作者说。

  “今年‘八一’节慰问部队时,张凯奇献上了独唱,他的嗓音很适合这首《石拐》,我们决定就让他来演唱。”张凯奇是一名驻石拐区部队的军人,他早已将石拐当作是他的“第二故乡”。

延伸阅读

《石拐》勾起浓浓思乡情怀

  “在录完这首歌后,我们配发了文字和过去、现在石拐区的图片,并制作了视频,通过石拐区的官方   “这首改编歌曲《石拐》,有怀旧的情怀、热爱家乡的传承和对未来的期望,也希望把这种情怀、传承和期望转化为力量,为石拐区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赵伟说。

来源:包头晚报   视频制作:尹剑峰

编辑:哈斯   主编:赵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bbts/27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