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琼尉迟恭和35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公元年,唐朝一哥李世民,率大军进驻洛阳东的虎牢关,准备“割老韭菜”:郑国皇帝王世充及其救兵夏国皇帝窦建德。

一比二,李世民哪里来的胆量,居然敢客场挑战:吸粉无数的仁义之王窦建德和扫平百万瓦岗军的王世充。

兵不厌诈,历史选择李世民,而他号称大军,其实有就不错了。所谓八万,一是壮胆,二是战略需要。当时的各方霸主,几乎没人能凑齐八万大兵。

初生牛犊不怕虎,李世民是佼佼者,如果他都无法赢下这场大决战,那么天下由谁来号令沉浮,就玄乎了!

王世充的部队上年被李世民干掉万把子,现在剩了不到人,不得不向河北窦建德求救,王世充很聪明,他对窦建德晓以利害,大致意思:老窦,啥时候了,还能坐得住?唐国老李把我干翻,接下来铁定收拾你丫,咱哥俩其实是唇亡齿寒。

窦建德一听有点慌,他知道关中子弟铁石心肠,传承大秦锐士打仗不要命的精神,那李世民少年英雄,武功盖世,马上功夫甚是了得,一射一个准,听说普通人根本拉不开他这把弓。

雄踞甘肃称帝的西秦霸王薛举厉害吧,手下有一支号称天下三大精锐的陇右骑兵,曾两次大败李世民,可最终还是让李世民一夜急驰给灭了。

1.李世民有多厉害?以玄甲队和秦叔宝为例

因为他手下有一帮特训的死士,名曰“玄甲队”。这是一支可重装可轻装,两种模式自由切换、全程无尿点的骑兵部队,均为精选的身强力壮灵活之人,高强度特战培训后,一兵配两马,一马作战,一马驼载重装战具,根据情况随时换装,大战时,人马皆穿玄铁重甲,裹得严严实实,偷袭则轻装利刃,快马加鞭,释放出狂风扫落叶的势能。

由于玄甲队装备之特殊,所以在大决战中,经常会看到开挂场面:玄甲队大兵已被射成刺猬,仍能在战场上肆意奔突,来回冲杀,简直是天兵附体,实乃装备所赐。

玄甲队如此厉害,装备到了天花板。但他们战时并不硬打,而是被用作奇兵,当前锋部队把对方消耗差不多,气焰压下去了,眼瞅着敌兵只有出气儿,没有进气儿,在这瞬间,善于捕捉战机的李世民,就会祭出玄甲队,而且他亲自披挂玄甲,一马当先,带头冲锋,由此士气大振,人人争先,一击便奠定胜局。

史载古代十大特种部队,玄甲队战绩相当辉煌,它灭隋朝骁果军、灭西秦的陇右骑兵,灭宋金刚,灭刘武周,灭王世充,灭窦建德,灭刘黑闼,灭突厥,按这么说玄甲队其实是武力输出很高的特战部队。

尤其当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归附李世民,猛将云集,且擅使重槊,与陇右骑兵出身的翟长孙共4人,组成玄甲队的武力班子。所以,当公元年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窦建德,玄甲队兵力不多,但武力输出真的很吓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劲旅。

这里插下重槊。毫不夸张地说,重槊是古代杀伤力强悍的冷兵器。它势大力沉,长达两米,棱刃超过60公分,用“杀人机器”来形容一点不过分。据说打造这样一根神兵,要花费3年时间,光工艺就道。换句话讲,一把重槊包含项专利,可以想象技术含量有多高。

李世民建立玄甲队的目的,主要是作战,大唐刚建立,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谁能完成一统也没个准儿,加之多年征战,刚建立的唐朝,兵力也不多,所以需用少而精的强兵,以摧枯拉朽之势,获取理想的战绩。

这支千把人的玄甲队,在正面战场上,预期抵消~兵力,意思很明白,以一敌十,一旦玄甲队出动,就是冲决战完成致命剿杀来的。

李世民少年出道,16岁从军,到公元年东征王、窦,他不过虚岁24,已历8年战火锤炼,加之天生的马上武将,天赋高,善骑射,刀法犀利,更厉害的是,他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战法系统。

李世民的用兵之道与刺头修理机秦叔宝

李世民常年征战,追求每战完胜,依靠的正是自成一体的作战方法。

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狂殴之。组建玄甲队,正是该军事思想的体现。

其次,出战顺序,每战必以秦琼为先锋。因为秦琼实在太强了,据《旧唐书·秦琼传》记载: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秦琼之于李世民,说白了就是他的东方不败,就是一把剔骨尖刀,一架专治各种不服的刺头修理机。秦叔宝打头阵,谁捣蛋打谁,谁不服打谁,直到打服为止。

比如,李世民阵前发话:兄嘚盘他。秦琼已单枪跃马敌阵,众目睽睽下,“噗嗤”一声,对阵敌将人仰马翻,已刺在马下。出马即胜,手到擒来,这个不在话下。

但是,打头炮的损伤也很大,难免遇见能打几个回合的,于是长年累月便落下内伤,直接导致秦琼功成名就,该享福了,却壮年而逝。作为彪悍的骁将,秦琼可位列古代武将武力输出金字塔尖,但身体不好也是真的,用他的话说: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琼打完,敌阵的锐气给搓下去了,便短兵相接,再打一阵儿,这一阵儿不以取胜为目的,纯属消耗对方,但逮着机会也不会手软。因此,李世民派出的将兵,皆老奸巨猾,本身打仗多年,颇富经验,其次带计而行,听号角鼓点而动,诱敌深入,或胡打一气,还真不是胡打的。直看到对方灰头土脸,面色煞白,上气不接下气,无心再战,玄甲队上场表演的时间到了。

话说这厢正打得瞌睡,突然一阵呐喊,斜刺里冲出一对人们,全部黑盔玄甲,为首一员骁将正是李世民,亲率玄甲队冲出,并列四员黑囫囵吞的大将,尉迟敬德、程咬金、李勣、丘行恭、翟长孙……一顿饭功夫,顶多再加一颗烟,对手就垮了,四处逃散,无力再战。

俘获窦建德、逼王世充投降的虎牢关一役,正是足可列入教科书做案例的李世民兵法思想体现。

也就是说,马上武将李世民在厉害,离不开他有玄甲队,人少但那是真强,他靠着三五千兵马,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奠定大唐基业,不是吹的。

2.李世民实战思想: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其次,李世民胆略惊人,所谓艺高人胆大,虽然在他使用重兵器如枪槊方面,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水平如何,但他的骑射、刀法的确不错,尤其骑射,精准度盖了帽了,甚至一点不比高水平武将差。

公元年三月,李世民带人的玄甲队,与王世充、窦建德对阵虎牢关。三月二十六,李世民及玄甲精兵,前出20里侦查敌情,每走八里,就让李勣、程咬金、秦叔宝分带多人设埋伏。

他与尉迟敬德仅带4兵前行,边走边对尉迟说: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完了又道: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不知不觉来到窦建德的地界,遭遇巡逻骑兵,巡兵看这边六位戎装将士,难免先喊话:哪部分的?

李世民这边听到了,也不啰嗦,回喊:我是秦王李世民!说完搭弓放箭,敌头目应声落马。

情况来得太突然,巡兵大惊失色,急忙吹号,呼唤救兵,很快窦建德的大队骑兵向李世民追来。

这被李世民拿捏得死死的,加上胯下是宝马,他让4个随从先跑,自己和尉迟敬德殿后慢走,等追兵进入射程,也不废话,直接搭弓射箭,4箭毙4人,而尉迟敬德杀心渐起,已射倒十多人。

还没交手,敌兵就挂了近20号,后面大队也不敢猛追了。李世民便走走停停,来回引诱,逐渐将追兵带入提前设好的埋伏圈,大伙一拥而上,砍瓜切菜,眨眼间又秒掉多人,还抓住两员大将。

有粉丝说,李世民的功夫与尉迟敬德不相上下。此言差矣!从上面的诱敌战可见,在相同情况下,尉迟敬德的射杀效率是李世民3~4倍,可见单就功夫而言,二人不在一个档次。

比较科学的说法,应该是:李世民武力输出在历代皇帝中属佼佼者,而尉迟敬德武力输出与秦叔宝不相上下。说李世民的功夫是皇帝中的老一,有点溢美,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同样武将出身,擅使枪棍,自创长拳,若与尉迟敬德见面,说不定打个平手,那大概率可以吊打李世民吧。

所以,与手下战将比,可大致判定,若不开辅助,比如无兵器无战马,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夫,相当于二三流武将水平。

3.李世民为何厉害?秘密在哪里?

前面提到李世民组建玄甲队、骑射水平高,都是针对骑兵而言。说到骑兵,必然离不开另一件东西:战马。

没战马就是步兵,谈不上骑兵,所以战马对骑兵及战法而言,权重要占到50%。以此类推,李世民如不开挂,也就是二三流的武将,但是如此厉害,全赖马上功夫。有了马,他的单人实力,即武力输出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也就是进入一二流武将水平。

李世民武力输出好,功夫高,主要指箭术。

古代门阀世家子弟,对射箭要求高,但近身格斗、搏击,由于比较危险,世家子弟如李世民,基本不做强制要求,毕竟上阵厮杀不是闹着玩儿。再者,做一名武力输出型武将,还要辅以皮粗肉厚的身体条件。而射箭作为技术活儿,只要多练,射得精准,乃至出类拔萃,都比较好办。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的射箭水平,可以把城门的门栓射断,在玄武门兵变中,他一箭就射杀了太子大哥李建成,当皇帝后,还有4箭射死4头野猪的水平。他臂力较强,用的弓矢比普通大一号,箭也比别人长约10公分。

父亲李渊射箭牛哄哄,曾受隋炀帝之命带十几兵丁剿匪,开打前先射一通,大约70多箭,但箭无虚发,土匪应声而倒,一看不妙就散伙了。如此厉害的射箭水平,据说还拉不开李世民专用的弓箭。如果属实,李世民的射箭水平就真的像他登基后跟大臣聊的,自己射箭第二,谁敢说老一。

不管如何,李世民“射箭专家”这顶帽子,算是坐实了。

就实战而言,李世民精于箭术,胯下马又好,在战场上打不过就跑,边跑边射,出神入化,敌兵抓不到他也不敢追,一般武将还真拿他没办法。

李世民无论多厉害,归根结底离不开坐骑:六匹突厥战马。

在古代,优等品种马,称为汗血宝马,民间也叫千里马。这种马主要还不是跑得快,而是耐跑,跑得久,甚至跑一天一夜都没问题。

在李世民历次大战中,不乏先突袭,然后纵马夜奔,跑一夜到天亮,对手也基本消灭完了。

实际上,李世民略显恐怖的武力输出,正是结合马战实现的。如无战马,他的实战技术体现不出来,如果特战骑兵玄甲队,他的兵法思想没法贯彻,或许跟普通人也强不到哪去。

参加历次大战,供李世民驾驭的战马,历史上有名有姓,载入史册的有六匹: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什伐赤、青骓、拳毛騧。不用说,都是一等一的好马,就像关羽的赤兔、秦琼的呼雷豹。

六匹马一看名字,就不太寻常,研究认为这是突厥语发音。

突厥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及中亚的一个游牧民族,也是继匈奴、鲜卑和柔然之后,活跃在我国北方及西北的一个族群,多产名马,是该地区的历史传统。

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感念六匹战马之功,在营建昭陵时,令工匠名家将它们做成石刻浮雕,还在上边分别题词。

六匹战马浮雕被安置昭陵,一边三匹,史称昭陵六骏。其中东边三匹:依次特勒骠、青骓、什伐赤;西边三匹:依次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就像业绩好登上光荣榜,六骏之所以陪葬昭陵,跟它们生前参加战斗取得的功绩分不开,按照先后时间,首先是白蹄乌。

公元年秋冬,李世民西讨陇右,骑白蹄乌与西秦霸王薛仁杲对决。当时他令前军拖住敌兵,自己亲带少量精锐,从背后突入敌阵,敌军大乱,溃散而逃,他一夜连追多里,围歼残部,最后迫使投降,一战肃清这支严重威胁唐朝关中枢纽安全的割据势力,奠定了西北稳定的基础。

石刻中的白蹄乌,呈奔驰之状,四蹄凌空,马鬃迎风而倒,整匹马可见肌肉饱满,筋骨强健。太宗题赞: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其次是特勒骠。公元年,李渊迫于山西故地被刘武周、宋金刚掠夺,威胁关中,派李世民带精兵讨伐,从当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晋陕一带天寒地冻,李世民趁河水结冰,渡过黄河,骑乘特勒骠与刘宋作战,曾一天连打8场恶仗,一夜急追多里,两天滴水未进,三天未解鞍甲,直至全歼刘宋,收复山西。此役也令刘宋部将尉迟敬德率众投降,玄甲队实力大增。

石刻中特勒骠长腿小肚,体型健硕,实乃西域汗血宝马。太宗皇帝题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接下来三匹飒露紫、什伐赤、青骓,是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窦建德,在为时10个月的战斗中所骑之马。

接连消灭西秦、刘宋之后,李世民人马壮大,信心大增。公元年七月,李世民率军赴洛阳收割王世充,到年二月,先后数战,消灭王世充军兵1万多人,再加上逃散的,使原先3万兵力的王世充仅剩几千残兵。

对战王世充,李世民凶多吉少,他多次带少数骑兵深入敌后,其中一次过了头,差点被活捉,幸亏胯下坐骑是飒露紫,战马身中数箭,部将丘行恭及时赶到,才化险为夷。

飒露紫是六骏石刻中,仅有的雕刻了人物的一幅,画面展现丘行恭为飒露紫拔箭的场景,飒露紫中箭,身型后挫,低首偎依丘行恭,似因疼痛而战栗。太宗题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什伐赤、青骓是对阵窦建德时,李世民骑乘之马。什伐赤红如烈焰,石刻中凌空冲锋,胸前4箭,背上一箭。太宗题赞: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年昭陵现场的什伐赤

青骓青如苍石,石刻中四蹄腾飞,马鬃后倒,前面一箭,后面四箭,均迎面射来,可见飞奔陷阵时战斗之激烈。太宗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东征王世充、窦建德,历时10月,公元年六月,活捉二人后,李世民班师回朝,凯旋而归。这一场大战,李世民先后折损3匹战马,均为中箭而亡,足见此次东征不同以往,场面相当血腥惨烈。

最后一匹拳毛騧,为李世民讨伐窦建德余部刘黑闼时所乘。窦建德被斩,部将推拥刘黑闼攻城陷郡,先后打败李勣,俘虏唐将薛万彻、薛万备,重新收复河北失地。

公元年十二月,李世民率军出征刘黑闼。拳毛騧是半年前李世民武牢关所获,为属下进献,此时派上了用场。此战历时仨月,拳毛騧身中9箭,前胸6箭,背部3箭,当场战死。太宗慨叹不已,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昭陵六骏石刻中,除了白蹄乌、特勒骠没有中箭,其他四匹战马都身中多箭,而拳毛騧中箭较其他更多。

4.唐太宗昭陵筹建,六骏石刻价值何在?

公元年,贞观十年,唐太宗的皇后、35岁的长孙皇后因气疾,壮年崩逝。

“气疾”是一种内脏器官如肺、脾、肝、肾等病变导致的疾病,长孙皇后蛊患的具体哪一种,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很可能是基因缺陷类的遗传病,比如肺气肿或严重肺心病等。

长孙氏幼年与李家结下婚约,13岁嫁给李世民,当时李世民16岁,二人相濡以沫22载,一路坎坷,风风雨雨,共同见证大唐奠基到李世民登基等重大事件。

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权力交锋中,每一次李世民遭遇不公或诬陷,长孙氏都坚定支持丈夫,从未犹豫和退缩。而李世民也很尊重和关爱长孙氏,誉其为“嘉偶”“良佐”。

玄武门兵变时,长孙皇后不但主持内府,保障后勤,而且兵变之始,就出现在李世民身边,从容勉励将士,兵变成功后,又亲自慰劳王府将士。

长孙皇后突然病逝,令李世民异常伤心,于是命工程世家出身的建筑家、工艺美术家、工部尚书阎立德、阎立本二兄弟,规划营建昭陵,作为自己和长孙皇后共同的寝陵。

昭陵六骏石刻,也就诞生于长孙皇后崩逝这一年,由阎立本摹画六骏图样,阎立德找来营建昭陵的高水平石匠,在宽2米、高1.7米、重约3吨的长方形石灰岩上,雕刻战马人物,完成浮雕石刻。完工后,置于昭陵北麓司马门内。有诗为证:秦王铁骑取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

仿制的昭陵六骏浮雕石刻,一边3个

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整体风格大气磅礴,六匹宝马撒蹄飞奔,或者健步而行,展现了昂扬向上的龙马精神,此外雕工精湛,线条润滑,形象饱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证明属于难得的艺术珍品。

此外,号称古代帝王陵墓之最的昭陵,占地面积平方公里,当时派驻将军带兵守卫,并有五品陵官亲自管理。除皇帝前来祭祀,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出,陵内草木严禁被损坏。

公元年,仪凤二年,负责京城、皇宫巡逻的三品大将权善才,因误伐陵内柏树,唐高宗以“不杀不孝”为由,要将其下狱问斩,大理寺丞狄仁杰力谏其罪不当死,才改为流放岭南。

有粉丝表示,古代各朝存世石刻不少,如汉墓石刻、宋陵石像生,后者至今仍在田野散放,为何独昭陵六骏如此贵重,价值如此之高,难道就因为它们在唐太宗坟头上?

唐太宗昭陵

与文治武功的唐太宗攀上关系,的确是六骏珍贵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还有如下几点:

(1)昭陵六骏是太宗皇帝之物,不仅皇帝亲自题赞,并由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欧阳询书写,名家刻于原石上角,且每一马一人,都有名有姓。兵马俑或其他石刻也很多,但没有像六骏这般有赞有名有姓的。

(2)昭陵六骏或跑或走,身上带箭,受伤有人拔箭,刻画可谓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像很多墓葬中那些为摆设而摆设的石刻。

(3)昭陵六骏在整块大石表面雕刻,属于浮雕,而浮雕在石刻、雕塑众多的古代石质遗物中,比较罕见,所谓物以稀为贵,直接拉高了它的价值。

(4)国内外对昭陵六骏的价值形成共识,即:来自公元7世纪的浮雕石刻,一直被历史记载,持续被视为艺术领域的珍品,就这一点便是能卖上好价钱的关键所在。昭陵六骏非宗教石刻,而是纯世俗艺术品,与西方大多数石刻类似,中国早期雕刻是宗教的天下,因此愈显六骏之稀有,这些独特性正是其稀世不朽价值之所在。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昭陵六骏

此外,唐太宗文治武功,堪称古代皇帝楷模。除唐代格外重视昭陵,后世历朝历代皇帝通常会来祭陵,同时放置祭陵碑,久而久之逐渐形成祭坛,如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都立有祭陵碑,康熙甚至立碑多达10座。

乾隆帝祭拜昭陵后,特命重修围墙数十米,周围增种松柏,并亲撰“防护唐昭陵碑文”。因此,作为唐太宗昭陵陪葬之物,六骏相应在历代都很受重视,保护得也很好。

金代洛阳画家赵霖,还根据现场的昭陵六骏浮雕石刻,以细腻笔法创作“昭陵六骏图”(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画卷全长4米多,六段六马,战马肌肉骨骼生动饱满,逼真传神,旁加题赞,完成了六骏在绘画艺术上的再创造。

总之,骏以陵贵,骏以人贵,是有道理的。而且它们的价值,随着历史的蔓延,在保护良好的情况下,只会越来越高。

5.昭陵六骏被盗始末,幕后黑手洋贩子?

历时1多年,持续拉高国宝文物昭陵六骏的价值。然而树大招风,1多年后的民国初年,一直被保护得好好的昭陵六骏,却突遭不测。

年,西方文物贩子打听到昭陵六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很久了,于是秘密派出一个久居国内的洋人,到陕西西安附近的礼泉县,打算找机会,把昭陵六骏偷走。

年的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六骏

但是六骏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偷走的吗?

首先,六骏六块大石头,很大很重,仅仅依靠人力将它们搬走,谈何容易?

其次,要想弄走六骏,要先经过周边的村子,据说村子是原来守陵人世代居住形成。即便当时昭陵一片荒凉,失于管理,可村子和村民如同天然屏障,扼守必经之路。

但洋人是倒卖文物的贩子,为倒卖文物,追求利益,什么事干不出来,他们可不管这么多,有的是方法。再者,洋人自恃肚里有洋墨水,西式的投机钻营玩起来,比老大落后的村民高明许多。

洋人收买了几个见钱眼开的,明目张胆地雇几辆大车,在一个夜晚,摸进昭陵,找到价值独特的两幅:飒露紫和拳毛騧,打碎浮雕,装车运走。

年昭陵现场拍摄的飒露紫

但载着沉重石刻的马车,行走缓慢,遭到突然赶来的正义村民拦截,于是飒露紫和拳毛騧被洋人盗宝队推下山崖。

如前所述,此两幅石刻在六骏中是独特的,飒露紫这幅,呈现李世民贴身武将丘行恭专注为战马拔箭的动人场景,只有这一幅可有人像。

而拳毛騧乃六骏中一匹丑马,毛呈旋涡状,速度却如闪电流星,深得李世民喜爱,也是六骏中箭尤多的一匹。

拳毛騧

飒露紫和拳毛騧被推下山崖后,就像没娘的孩子,命运多舛。当时在军阀盘踞的陕西,两幅石刻先被陕军都督张云山收藏,然后改朝换代,又被转送陕西新督军陆建章。

陆在袁世凯扶持下上台,为表达对袁大帅的一片心意,打算把两幅石刻运至北京,但苦于没有机会。

年,辗转多时的二骏,早已破烂不堪,难以入目,它们也失去了被重点保护的高光,而成为军阀头子们借以输送利益的纽带,争来夺去,孤苦伶仃,恐怕再也不能与其他四骏共聚一处了。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年,袁大帅的二公子袁克文,要修花园,正在搜罗能填充花园的山石草木雕塑等奇货。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

恰巧北京琉璃厂一古董店老板,是袁克文的朋友,他知道二骏在陕西陆督军手里,于是通过袁克文这一层关系,从袁家拿到手谕、封条,假借修花园之名,命陆督军运飒露紫和拳毛騧赴京。

陆督军正愁没机会,这一下水到渠成了,于是陕西地面上的国宝,离家出走了。如此再一倒二,二倒三,末了落在古董市场文物贩子手里。

接下来,是待价而沽,寻找下家,把货给顺溜出去。

6.昭陵六骏千年一劫:国宝文物倒卖大鳄浮出水面

此时,另一个更大的文物古董贩子,正在浮出水面,他叫卢芹斋,领域驰名的一号人物,东西方通吃,旅居欧美,人脉丰富,渠道广泛,遍布全球。

卢芹斋早年命运不济,幼年父亲去世,被寄养于亲戚家,少有享受家庭温暖和双亲之爱。再大点,被送入大户人家做少爷的侍从,巧得很,这位少爷日后成了元勋功臣,卢芹斋在这里跟着少爷,顺风顺水,自然没少沾光。

文物古董鉴定和买卖技巧,正是在张家打下的基础。然后少爷带他出国,负责家族古董生意,慢慢地积累了一桶金,翅膀硬了,可以出圈,就开了自己的古董店,然后升级成公司。

商人以获利为天职,所谓在商言商,而民国初年,各路军阀走马换将,大批国宝文物,如字画、青铜器、瓷器、古玉,及遭盗割的佛头、壁画、石刻等,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倒卖国外。

卢芹斋专业水准可以,加上势利眼,没少走私国宝,美其名曰“文物出口”。他在西方有不少房产,并开设古董店。

也有观点认为,卢芹斋功罪各半,罪是把太多文物倒到国外,而功恰是因将文物引流出去,而避免国内战乱纷仍遭受损失,一定程度保护了文物。当然,他也做过一些慈善公益,捐钱捐物的确有的。

卢芹斋最后一批输送文物,是解放前,高达17箱,但最后被截回。从此,他金盆洗手,定居国外,直到数年后病逝瑞士,他像那些被输送国外的国宝文物一样,没回国安葬,也永远无法落叶归根了。

年前后,是飒露紫、拳毛騧流入卢芹斋手里的时间。接下来它们的命运,很容易被想到,就是“远洋去国”。

此时,美国宾大博物馆建成,正收集文物,准备搞个亚洲展。该馆派出多路代理员,瞄准古老文明的国域,大肆搜集文物,尤以亚洲为甚。

宾大博物馆中国厅

一个叫Bishop的代理员,主要负责亚洲区,他恰巧正在中国西北旅行,得知昭陵六骏中飒露紫、拳毛騧已经流入贩子,于是给宾大博物馆负责人飞书一封,告知二骏被盗后,已被贩子收存,获得两幅宝贝的机会蛮大,请注意打探消息,提前做好准备。

真是取巧不成书,攫获二骏的卢芹斋,恰恰认识该负责人。二人联系见面,然后达成密谋,作为老朋友,由卢芹斋以二骏运赴美国借展为由,先将其送到宾大。

年,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被分成小块,分别编号装箱的二骏,到达美国。接下来,就是按照序号重新拼好,然后展出。

卢芹斋混惯商场,他是多么精明之人,表面上是二骏借展,实际上私下在紧锣密鼓推进签署买卖合同。

宾大博物馆:昭陵六骏之飒露紫、拳毛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博物馆负责人将近古稀,貌似健忘,心里却一面明镜,他很清楚,接下来需要尽快给卢老板结账。

一方面,美国其他博物馆也在觊觎这对国宝石刻;另一方,既是国宝,要结清的款项可不少,卢芹斋狮子大开口,一把要了15万美元。

年前,15万美元是啥概念?当时美国普通人年薪0~0美元,这相当于现在0万美元吧。

宾大博物馆心仪二骏,可一时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他们一方面凑了小两万美元,付给卢芹斋,先买了两件青铜器,稳住再说;另一方面继续找找看,有没商人愿为二骏兜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博物馆四处游说,终于在两年半之后,一个愿意为二骏落户美国宾大而慷慨解囊的大佬出面捐款了,一番谈判还价,12.5万美元成交。

从此,二骏以借展的形式,永远留在了美国,博物馆方面还为捐款大佬制作一面牌子,挂在二骏上。

据卢芹斋后来回忆,二骏的借展和买卖,始于大帅,那意思是经过批准,并不偷偷摸摸,也非违规违法,等同光明正大。

另外,昭陵六骏最初被法国贩子背后使钱偷盗,但节外生枝,半路截回,流入地方军阀府邸,再被送给大帅,一边为了出手,另一边恰恰想得到,最终还是被卖到了国外。

7.昭陵六骏后续:盼回归与重聚

改革开放之初,一个美国代表团来华访问,其中有一位宾大教授,在西安考察期间,发现博物馆对昭陵六骏的解说词,是二骏被西方偷盗,这使他很惊讶也很生气。

他根据宾大博物馆现存的凭证和交易发票,对军阀与西方贩子勾结、倒卖二骏之事,提出异议,即不存在偷盗,也就没有后续所谓追偿之事了。但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年,唐太宗昭陵现场的拳毛騧

即便如此,我们都无法相信,作为一笔重量级国宝文物倒卖,在利益驱动下,其中会没有肮脏的勾当和套路,何况买卖双方还都是乱世中的商人呢!

年,特立独出的飒露紫和拳毛騧,被盗走之后,贩子们尝到甜头,觉得有利可图,这事儿也忒好办了,弄几匹骡子套三四辆大车,就能把东西拉走。

年初,又是同一拨人,不过洋人没有来,而是打点了陕西督军陈树藩,陈又指派其父出面,贿赂县上管事的。最终,督军府长官背后指使,县里绅士老先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组织官府十几号人,赶着硬轱辘车,吱扭吱扭,拉走了剩余四副战马石刻。

年,昭陵现场的青骓

这帮人没用村里人,村人在一旁观望,怯生生不敢近前,那还会过问。大家后来才知道,这事跟督军和洋人有关。

就这样,四副石刻拉到咸阳,装船运到潼关,打算到洛阳再运上海,结果被陕西地面上的人发现,再想运出地界,可就难了。在靖国军和省议会各界舆论高压下,幕后指使陈树藩不得不将四副石刻拉到陕西图书馆暂存。

这么倒来挪去,石刻早已烂得不像样子。抗战时期,为防剩余四骏再遭不测,它们被埋入地下,期间又被挖出,进行脱模复制和重新修复。

国保文物昭陵六骏的得失荣辱,牵动各方人士的心,除了乡民不愿它们流失,仁人志士、专业人员也以拳拳之心,盼望六骏圆满再聚。

年昭陵的特勒骠

年,陕西老乡、民国四大书家之一、教育家于右任先生返归故里,看到昭陵六骏失散无见的状况,慨叹不已,写下“六骏失群图尚在,追怀名迹感无穷”。此后五十多年人生岁月,于老先生无时不刻为六骏重聚奔走呼号,然而努力种种,天不遂人愿,六骏仍然隔洋相望。

呼唤漂洋过海的二骏回家,就像母亲召唤游子还乡,牵绊和声音从不会断。改革开放后到现在,40多年时间,远在美国博物馆的二骏,经置换、借展、修复等多次方法,努力使其回归,但终因种种不畅,没能踏上祖国的土地。

年昭陵现场的白蹄乌

远在异国的二骏,东西两隔,离去多年,或许未曾再流离,但那里不是生身地,其石材来自陕西富平,二骏是陇西李氏唐太宗的爱马,早已伫立故土1多年,离开祖国多年,还有四骏苦苦等待,盼早日回归团圆。而我们,也一直在等待,直到迎接你们最终平安归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bbts/28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