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038新闻史简述邹韬奋的

每日一题038新闻史简述邹韬奋的 点击上方“传媒考研一加一”可订阅哦!蜕变每日一题源自于1+1的积淀......QA新闻史-简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与特点↑参考答案: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一生主办过六报一刊,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百万字,对中国进步新闻事业有重大贡献。邹韬奋的办报活动:(1)任《生活》周刊主编年10月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开始了他的新闻出版生涯。在他接手初期,规模小,刊物大多分赠职教社社员。邹在形式上做了重大变革。内容上开辟了“读者信箱”一栏为读者解答各类问题,并辟有“小言论”一栏。在形式上,将4开小报变为16开册子形式,配以图片和插图,销量骤增。九一八事变后,发表《我们最近的思想与态度》、《我们最近的趋向》,表明他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变为了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爱国者,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创当时杂志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对于邹韬奋和《生活》周刊的变化,国民党当局大为不满,曾派人与其谈话并企图派人指导《生活》,邹据理力争。为了保存实力于年7月创办生活书店。年12月,查封《生活》周刊。

(2)出外游历写通讯汇成《萍踪寄语》

年7月至年8月,邹游历了英法和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写了大量通讯寄回国内,汇集成了《萍踪寄语》。

(3)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年11月16日,回国后的邹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在发刊词中指出要力求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克服个人主义为目标。声援学生运动,并以文章礼赞“一二·九”运动,再创当时杂志发行量最高记录。年2月又遭国民党当局查封。

年5月在香港复刊,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停刊。

(4)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

年3月邹再次被迫出走,6月7日在香港创办《生活日版》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是其一生中创办的唯一一张日报,也是倾注心血最多的,继续提倡抗日救亡,在发刊词之中提出两大目标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年11月22日,与沈钧儒、李公仆等被捕入狱,即“七君子事件”。

(5)抗战爆发后创办《抗战》、《全民抗战》

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3日刊;年7月,《抗战》与李公朴的《全民》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在汉口出版,韬奋主编。

邹韬奋办报活动的特点(1)关于新闻言论自由的问题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受到反动势力压迫与残害,他本人也一次入狱三次流亡,对新闻自由有深刻的认识,经历从无阶级抽象的新闻自由到有阶级具体的新闻自由。尤其是在考察了英法、苏联之后更深刻意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少数人有言论自由,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多数人拥有言论自由。

(2)密切联系群众,热忱为读者服务

这是其办报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每办一个报刊都设读者信箱,来为读者解答问题。强调刊物应该成为读者的朋友。在报刊文风上,提倡内容简练、篇幅短小的文风。

(3)报刊要有个性和特点

邹认为报刊贵在有独特之处,具有创造精神。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内容上重视刊物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注意;形式上也极力“独出心裁”,不愿模仿别人已有的成例。

(4)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新闻工作者应当视事业如生命,乐此不疲。他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大公无私,具有敏锐观察力并具有远见卓识,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5)重视报刊的经营与管理

处理好事业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广告和新闻的关系,广告也要对读者负责;实行“集体的管理”和“民主的纪律”;“搞好管理,精打细算,自力更生,永远节约”;主张“为公择人”

邹韬奋的办报思想和经验,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他所提出的卓有见地的出版编辑观念不仅在当时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新闻事业的理论建设及具体实践也有重大现实意义。

——详见《学硕真题·考研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每日一题,每日积淀积跬步,行千里......







































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ygushi.com/lzwbjj/13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