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舟广州求职记

正文字数: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广州求职记

文/雨舟

01

年4月,我从那个工艺品厂辞职时,因是自己主动离职,而非老板“炒鱿鱼”,所以我和老乡小王两个人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拿到,白干了半个月。出了厂后,小王要到他老婆上班的清溪镇去找活干,我又无处可去,只好也跟着他去了。

清溪镇是东莞市毗邻深圳市的一个镇子,那里同样布满了工业区。我和小王到了清溪时,天已擦黑,由于住宾馆比较贵,而我兜里的钱又不多,小王便让我去他的租房里住。小王的老婆很胖,圆脸大眼睛,粗腰大屁股,但她很热情,听小王说我是老乡,便急忙去张罗饭了。

吃过饭后,天已彻底黑了。小王在靠门的地板上铺了张竹席,满脸歉意地对我说:“兄弟,今晚就将就一晚上吧!”

我急忙掏出还有半包的“阿诗玛”香烟,给他发了一支,说:“说的什么话呀,这比睡大马路好得多了!”

小王俩口子的床铺在房子的最里面,也是地板上铺了一张竹席而已。广东这边天气炎热,租房如果在楼上,打工仔们大多都这样住。我想起刚来广东时,在深圳市的龙华镇,一个小老乡领着我去另一个老乡阿财跟前借宿的情景来。阿财租的房子有两间大,里面靠墙是一溜儿我中学时代住过的上下通铺木板床,我俩在那儿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阿财的老婆做了煎着青菜豆腐汤的饸饹面,我和小老乡每人吃了一碗。临走时,阿财向我们每人要了10元的食宿费。相比之下,小王让我觉得他比阿财更像是老乡。

由于穿的是短袖,加之小王的老婆在,我就没有脱衣服,也没盖毯子,和衣躺在了竹席上。想到自己当初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南下,今日竟然落到了如此境地,我不禁心里有些酸楚。父亲当初想让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端个“铁饭碗”,好让他在那些说三道四的人跟前扬眉吐气一番。因为村里有不少人曾经奚落过父亲:你费九牛二虎之力供你那娃上大学,到最后了啥用都不顶!想到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辗转反侧,一时难以入眠。

第二天早上,我在小王家吃过饭,便一个人来到清溪镇的工业区溜达。走到一个公用电话亭旁,我蓦然想起已有好些日子没给高中时的好友阿成打电话了,便插上IC卡拨通了阿成家的电话。听到是我的声音,阿成欣喜不已,急切地问道:“之前听你说工作不顺心,现在怎么样了?”

听我说已经辞了工,阿成松了一口气,继续说:“也好,毕竟那样的工作不适合你。我弟阿正你记得吧,他现在在广州一家公司上班,他们公司现在需要一名文案人员,你的文笔不错,他让你去试试,说不上是个机会呢。”

通话过程中,阿成让我用笔记下了阿正的手机号码。

挂了电话,我喜出望外,顿觉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广州可是广东的省会城市,那里知名企业云集,经济发达,要是能在那里上班,体验一下白领们的工作环境,也不枉我来广东这一遭。想到这里,我心中顿时对广州充满了向往。

给阿正打过电话后,我便回小王家取装着毕业证书、身份证、求职材料和几件换洗衣物的挎包。小王俩口子听说我在广州找到了新的工作,着实为我高兴不已。小王不无羡慕地说:“兄弟,去了那边好好干!等你站稳脚了,也为我和你嫂子找个好点儿的活。”

我说:“那肯定了,谁让咱们是老乡呢,更何况你们在我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

说完,我和小王紧紧地握了握手,便背着挎包离开了他们家。来到大街上,刚才还晴好的天气瞬间就变了,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我撑着伞在街边等了不一会儿,过来了一辆开往广州的大巴车,我急忙上了车向广州奔去,因为阿正说好了在车站等我。

02

大巴车驶进广州车站时,雨停了,我看了一下表,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刚一下车,阿正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他和他哥阿成长得很像,都瘦瘦的,只不过他比阿成精干利落。高中上学时,我和阿成很要好,假期去过他们家,认识阿正的。他热情地对我说:“等你有一会儿了。走,吃饭去!”

他带着我来到车站外街边的一家快餐店,要了两个盒饭和我吃了起来。吃饭过程中,阿正简单地向我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我所应聘的岗位的相关信息。他们的公司L公司是上市公司L集团的子公司,主要销售彩电。L集团不但生产彩电,也生产空调,在惠州、清远等地都有生产工厂,在法国也建有生产基地,L彩电是目前中国彩电市场上的九大品牌之一。L公司的新闻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与销售地的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合作,一起为公司产品的销售打造良好的市场舆论氛围。最后,阿正叮嘱我说:“新闻中心的经理姓杨,安徽人,最初在老家的政府机关上班,后来辞职来广州创业。刚进L公司时,在广告部做事,新闻中心就是他向集团老总提议成立的。他的能力非同一般,面试时你务必要谨言慎行、见机行事!”

听阿正这么说,我的心里不由地打起了七面锣八面鼓,乱成了一片。但我也这样想:还没有去面试紧张什么呀,如果应聘不上,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吃完了饭,阿正在街边拦了一辆的士,我们便往L公司奔去。

L公司在五羊广场旁边的一幢写字楼的20楼。那幢楼有30层,每个楼层都有知名公司入驻。我是后来才知道,名声响亮的海尔公司竟然在这幢楼的16楼。阿正领着我乘电梯上到20楼,出了电梯门,便是L公司的办公大厅,一些人正坐在各自的隔档里忙着什么,他们的面前都摆放着一台电脑。阿正领着我径直走到新闻中心的经理办公室门口,他敲了一下门,里面传来一声“请进”,我们便推门走了进去,宽大的暗红色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人,应该就是杨经理。阿正向杨经理说明了我是来应聘的后便离开了。

杨经理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并用纸杯在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递给我。他有1米8的个头,身材瘦削,面色微黑,说话语速较快,普通话不大标准。我将水杯放在面前的茶几上,便静静地坐着。杨经理重新坐下来,从桌上的“中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着吸了一口,吐出了口中的烟后,便问我:“你在大学里学的什么专业?”

“企业管理。”我平静地答道,尽管心里像有只小鹿一样跳个不停。

“那好,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某个牌子电池的销售人员,你打算怎么向消费者介绍你的产品呢?”杨经理再次抽了一口烟,在徐徐吐出的烟雾中望着我。

“我会向他们说这种电池的质量是如何如何的好。”我不假思索地说道。

“错,你应该向他们说明这种电池是某某名牌的!你还没有品牌意识。好了,你去写个关于中国彩电行业发展趋势的论文,写好了拿给我看。外面有个桌子空着,你就先坐那儿,电脑也可以用。”

我站了起来,向杨经理说了声“好的”,便逃一般地出了他的办公室。来到办公大厅,我向一位戴着眼镜正低头写东西的男职员问道:“您好!打扰一下,我是新来的,我坐在哪儿好呢?”

他抬起头来,指着他前面没有人的那张桌子热情地说:“小王辞职了,那里现在没有人,你坐在那里吧!”

我向他道过谢后,便在他前面的桌子旁坐了下来。后来才知道,他姓谭,是新闻中心主管,杨经理的得力助手。我仔细地端详着桌上的电脑,联想,我上大学时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才是、,这也太牛逼了!我心里暗暗赞叹道。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起彩电行业的相关资讯,开始准备写杨经理布置的那篇论文。网上查找资料也真是方便,我搜到了许多关于彩电行业的资讯,同时也翻阅了桌上资料夹里的《中国经营报》和《中国电子报》,将那些关键的彩电资讯和经济学家关于彩电行业的的观点都摘抄了下来。第二天上午,我终于写出了一篇名为《论中国彩电行业的发展走向》的论文。我将论文交给杨经理,他坐在办公桌后仔细地看了好长时间,最后抬起头对我说:“好!你先留下干吧,3个月以再说!”后来听阿正说3个月是试用期,试用期满后考核合格就可以转正,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员。

听到杨经理这么说,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又回到了胸膛里,我站起来对杨经理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便满心欢喜地走出了杨经理的办公室。

03

我开始在L公司上班了。想着几天前我在工厂里当普工,是个被最高学历不超过高中程度的主管管理着的“灰领”,现在却成了高级写字楼上的“白领”,巨大的转变让我不得不赞叹机遇的神奇。当然,要不是阿正的引荐,要不是我写出那一篇论文,我这条“咸鱼”也不可能会翻身,只怕会永远是一条“咸鱼”。因为以我的性格,是不会受苦受累又受气地熬到出头之日的。

我平日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写一些稿件,比如说公司出了新产品,我就写个新产品的推介稿,公司要搞促销活动,我就写个促销活动的宣传稿。这些稿件的写作任务多数由杨经理下达,有时候谭主管也吩咐我写。与此同时,我和同事小梁还要对分布在全国30多个城市的分公司的新产品宣传和促销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和考核。公司的企业报也要由我和小梁一起编办。由于我对报纸排版不懂,编辑之事我几乎没参与过,只是偶尔给企业报上写些稿子。

我们的公司在越秀区,我和同事们的住宿却在白云区的新市镇,因为那儿有公司的一个厂子,厂子里有一幢宿舍楼。我们每天早上6:30坐公司的通勤车去公司上班,将近1个小时的车程。到五羊广场后,大家都买了早点带回公司吃,一碗汤粉或是一个面包和一杯牛奶。中午下班后,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去楼顶的餐厅里买盒饭吃,最便宜的盒饭是8元钱。晚饭则是下班后坐车回到新市镇了才吃,我多数时间吃的是炒粉或盒饭。吃大餐的机会不多,一个人没有那么奢侈。由于我不经热,每天傍晚去外面吃个饭都会汗流浃背狼狈不堪,那些小餐馆里太热了。大街上有人蹬着三轮车叫卖的椰子很便宜,给卖椰子的人1元钱,他便会从车厢里拿起一枚椰子,在上面钻个孔,、插上一棍塑料吸管递到你手里。我觉得那椰子汁并不好喝,有点儿酸,不如椰汁饮料好喝。由于天太热,在外面走几步路我便会出一身汗,所以吃过了晚饭,我多数时间呆在开着空调的宿舍里看电视,有时候连睡觉都不敢关空调。

如果早上起床迟了,赶不上公司的通勤车,就得打的士往公司赶,坐公交车根本来不及。我就有过那么一次经历。去公司上、下班得打卡,我有几次忘记打卡,月底发工资时被罚了款。我们领工资不用工资卡,而是由杨经理将我们部门所有人的工资现金从财务部领来,再通知我们逐个去领,每个人的工资现金都装在写有各自姓名的信封里。记得第一次从杨经理手中接过装有工资的信封时,杨经理嘱咐我工资数额要保密,不要和同事们相互打听工资。当我回到办公大厅时,坐在后面的同事小梁跑过来问我领了多少钱,我是个实诚人,就如实告诉了她,我从杨经理手中接过信封时就清点了里面的钞票。谁知小梁一听不高兴了,气咻咻地说:“你来的比我晚,怎么工资比我还高?”说完便找杨经理问个究竟去了。

一会儿,小梁垂头丧气地从杨经理的办公室出来了。她经过我身旁时,我问她杨经理怎么说的,她没好气地说我的定级比她高,是新闻专员,而她是普通职员。整整一天,小梁看起来都闷闷不乐的。而自始至终,杨经理也没有过问过我“泄密”之事。

每天从宿舍到公司,再从公司到宿舍,这样“两点一线”的日子过了3个月。一天上午,我正忙着写稿件,杨经理走过来让我去他的办公室。进了他的办公室,杨经理笑着对我说:“3个月的试用期满了,你留下继续干吧。每月基本工资元,伙食补贴元。”

04

7月份,正是高校大学生毕业之际。公司从招聘会上招聘了75名大学毕业生回来,以充实公司的人力资源,他们中有兰州大学毕业的,有武汉大学毕业的,也有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全部都是一些知名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他们知识渊博,热情奔放,让我这个普通的专科院校毕业生自惭形秽,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在公司集中培训一周后,有的会留在公司和我共事,有的则会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分公司。他们很有礼貌,都称呼我“张哥”。在公司欢迎新入职员工的晚宴上,当集团老总让大家自由发言时,这些年轻的大学生都喊着让我讲几句,我只好硬着头皮接过话筒讲了几句祝愿公司蒸蒸日上、新员工大展鸿图的话。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我悄悄掏出纸巾擦去了额头上渗出的汗水。

8月份,公司为了推进品牌战略,准备在中央电视台黄金频道插播公司产品的广告,中央电视台来了一帮记者。同时,听杨经理讲,公司准备与韩国的三星公司合作,进军通讯领域,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导致的多元化发展趋向。杨经理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公司即将研发出通话时可以视频的手机。这一切听着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使用的手机不久前才有了汉字短信功能的。我多么希望这一天快点儿到来,那样的话,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就能见到日夜思念的父母了。

9月底,在杨经理的努力争取下,公司的新闻中心升级成了集团公司的一个部门,杨经理和公司的总经理也成了平级,集团公司为新闻中心配备了一辆50万元的日产轿车和6台戴尔电脑。新闻中心新入职的那几个大学生如获至宝,坐在新配的电脑前开心得不得了。同时,听同事们讲,新闻中心的人员要精减,人事要调整。我担心的一天终于来临了。一天上午,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万总找我去谈话,他是兰州人,和我也算得上是老乡。万总和蔼地对我说:“你们部门的人事要作调整,公司考虑让你去分公司,全国的30几个分公司,你想去哪个都行。你回去考虑一下。”

我说好的,便走出了万总的办公室。当时,我感觉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掏空了一样,浑身轻飘飘的。回到了办公桌前坐下来,整个上午,我什么也没有做,脑子里只是不停地想着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我曾想过要回读书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兰州,也曾想过要去一个风景秀丽的南方城市,但是后来我决定哪个分公司都不去。

下午,我写好了辞职报告,拿到人事部请万总签了字,再到财务部结算了工资,便离开了L公司。

作者简介:雨舟,本名张崇洲,70后,甘肃省宁县人。有文字散见于《甘肃青年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辽宁青年》、《青春诗歌》、《飞天》、《静宁文艺》、《暖泉》、《梦阳》、《九龙》和《环江》等报刊及其他网络平台。

◆雨舟

在东莞的日子雨舟

暗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jj/25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