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海洋文化论坛暨quot一带一

12月3日上午,第十六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第九届海洋文化论坛暨“一带一路”古代地图展在南京举行,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马鼎盛、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海洋出版社副总编刘义杰、金陵图书馆馆长董群、兰州市作协副主席冯玉雷等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一带一路’海陆文化大循环”,探讨如何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新机遇,更好地谋求发展等。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金陵图书馆、深圳晚报社、南京历史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承办。

举办“一带一路”古代地图展

每年的“海洋文化论坛”都紧紧围绕大海展开,开幕式上,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定海介绍说,这几年,盐田区一直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客家文化品牌,深圳海洋文化论坛已经举办八届了,在国内海洋文化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此次在南京举办“第九届海洋文化论坛”暨“一带一路”古代地图展览活动,对新时期我国海洋文化的研究交流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海洋文化的内涵,弘扬海洋文化,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昨天上午正式开幕的“‘一带一路’古代地图展”,展出有陆路丝绸之路的地图和与南京有关的海战图近40幅。本次展览由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策展,以论坛和古代地图为媒介,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直观地展示给两市人民,旨在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市民的海洋意识,推动两市的海洋文化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展览已受邀前去扬州、镇江等地的图书馆继续巡展。据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透露,展览也将在明年初盐田图书馆新馆开馆之际,回到深圳举办,向更多的市民读者展示这些图片,让人们增进对海洋文化的认识。

现场展览的图片中,有民间海上贸易的“舟子秘本”——《山形水势图》(节选);有最早绘出大海的地图——马王堆帛书《地形图》;有最早最精确的海疆地图——《禹迹图》;有最早的海疆陆界国防图——《华夷图》;有最早绘出海上航线的地图——《舆地图》;有首次绘出“流求”的地图——《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有印度为中心来定位中国的地图——《东震旦地理图》;有宋代少见的一幅外国专图——《西土五印之图》;有中国“口岸”第一图——《鄞县县境图》;有第一幅传入西方的中国全图——《古今形胜之图》;有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全国地图集——《广舆图》,有郑和下西洋的唯一航海图——《郑和航海图》(节选)等。

应有一种“两丝比较学”学术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的海洋文化论坛上,数十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本次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海陆文化大循环”。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马鼎盛首先作了主旨发言。马鼎盛表示,中国以前的海洋意识比较薄弱,现正在不断增强。他也指出中国目前的海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而谈及深圳如何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新机遇时,马鼎盛认为,一方面,深圳可以加强发挥其衔接性,继续推动深圳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另一方面,深圳可以继续做好海洋文化的接口。“深圳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相比内地其他城市,条条框框比较少,可以容纳各方面的见解,这是深圳的优点。”

会上,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则对“丝绸之路”概念的“三次提出”进行了梳理。他介绍,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是李希霍芬。第二次提出并形成高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提出并形成真正高潮,即“一带一路”的提出。梁二平还认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借用比较文学的说法,应有一种“两丝比较学”的学术互动。

在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程骅看来,深圳和南京共同开展本次活动,更多的是启发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两座城市要如何在经济、文化、现实方面加强合作,以及在创新传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们的机遇,努力谋划发展,这种发展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李程骅说。

中传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合作开放包容凝聚丝路精神

独家权威视角深度挖掘价值

声明:对订阅号合理使用内容存在争议,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白癜风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ygushi.com/lzwbls/21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