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8818.html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陆军工程大学与丹湖村对口帮扶纪实
□通讯员 云利孝 潘昕 于海涛
鲜绿的蔬菜,清澈的河水,几位村民划着小船收获水芹,俨然一幅江南水乡的恬美画面……这是前不久记者走进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丹湖村时看到的景象,而这与一年多前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丹湖村地处南京市高淳西部圩区,是一个以螃蟹养殖为主的水乡纯农社区,年被南京市确定为经济薄弱村。年初,陆军工程大学与丹湖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从那时起,该校充分发挥院校特色优势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仗就是要让支部强起来。”陆军工程大学与丹湖村确立帮扶关系后,将党建帮扶、强化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多次赴帮扶村开展政策宣讲、与村干部和群众探索脱贫致富路子,让被帮扶的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丹湖村的亮点是水,难点也是水。过去,水质污染、发展路径闭塞的问题一度让村支部“一班人”大伤脑筋。陆军工程大学积极“牵线搭桥”,组织村干部和党员代表赴“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取经”。
在潘安采煤塌陷区整治工程神农码头,看着码头湖水盈盈、杨柳依依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采煤塌陷区。“你们改变的诀窍是什么?有什么思路?”前去“取经”的丹湖村党员干部不断汲取着宝贵经验……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陆军工程大学的帮扶下,丹湖村确立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水生态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经过一年多整治转型,丹湖村目前已种植水芹20亩,并引进茭白、紫菜等水生植物。记者看到随着水芹菜的喜人长势,水面已经没有了绿藻、杂草等污染物,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曾经的污水河终于迎来新生。
“教育扶贫是最长远的扶贫”
今年5月24日,陆军工程大学官兵来到丹湖村小学。这是一所六年制农村公办小学,由原阳江丹湖小学、正觉寺小学、小花小学三校合并而成。
孩子们看到“橄榄绿”,欢快地迎上来。作为大哥哥、大姐姐,军校学员认真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学习状况、文体娱乐,并赠送学习用品、文体用具,作为给孩子的“见面礼”。孩子们的老师也加入了名为“烽火爱心,携手相传”的 “教育扶贫是最长远的扶贫。我们要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隔断代际相传的贫困!”该校政治工作处副主任王含丰如是说。
据了解,该校持续开展“助学兴教”活动,积极同丹湖村贫困学生建立联系,安排专人结对帮扶,采取多种方式减轻贫困学生负担。他们还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在帮扶村设立课业辅导,给贫困学生辅导作业,结合手机网络联系与现地教学周期性开展影视赏析、声乐授课、军营体验等系列活动,受到广泛欢迎。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当陆军工程大学官兵走进丹湖村慰问困难群众时,万爱和老人和老伴快步迎上来,紧紧攥着官兵的手。这是该校官兵一年里第五次前来探望,笑容洋溢在两位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官兵的到来,使他们不大的房间变得亮堂起来。“有些家中生活条件很艰苦,‘空巢’老人更让人心疼。”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小分队成员许世明感慨道。
官兵们来到巷子深处一座小红楼,见到该校帮扶对象之一的梅正春。梅老患有膀胱癌,妻子患有肠癌,儿子一人勉强支撑这个家。今年官兵们的几次拜访,让他们感到惊喜:“战争年代人民解放军保护了我们,现在他们又一直把我们挂在心上。”
心系帮扶地,送去暖心“及时雨”。按照精准到户的原则,该校与贫困户确立帮扶关系,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定期组织贫困户体检,赠送常用药品和家用医疗设备,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点燃生活新希望。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陆军工程大学扶贫工作负责人尹文晶介绍,“我们要在着眼精准上下大功夫,在最能体现大学优势作用领域和项目上投入力量、多作贡献。”(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0月21日)
太平村民的“幸福账”
通讯员 陈曦 刘伟
金陵郊外,幕府山下,南京栖霞区龙潭街道太平村,有本被村民们称赞的“幸福账”。
说起这本“幸福账”,太平村村委会班子成员直点赞:年以来,“临汾旅”与太平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累计投入余万资金,安排实施的“党组织联创联建”“一村一年一品”“春蕾助学金”“耕学堂多功能图书室”等10余个帮扶项目,累计帮助太平村多人成功脱贫。
“扶贫资金春节慰问补助0元。”这个数字清清楚楚地记录在75岁村民曹邦贵的账本上。他常年患病,老伴也身体残疾,夫妻俩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每月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是‘临汾旅’官兵帮助了我们,不仅帮助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还让我在对口帮扶的蔬菜基地做临时工,农忙的时候做秸秆焚烧巡查员,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曹邦贵老人聊起往事,颇为感慨。
“资助‘生态葡萄园’、增加定期义诊次数、为村‘耕学堂’更新学习资源等项目。”提到脱贫幸福账,村党总支部书记胡春如数家珍,还是要感谢人民解放军,“临汾旅”一年帮助6户农户脱贫!
山间的小路阳光明媚,刚刚放学的孩子三五成群地跑进了村“耕学堂多功能图书室”。“在这里可以自由阅读,上网查阅各类资料。”陈功是该村四年级的小学生,也有自己的一本“幸福账”。虽然是一名留守儿童,但在“临汾旅”课外辅导员的教育指导下,他每天放学都自觉到学习室学习,期末取得班级第一的好成绩。
“不仅要扶贫扶智,更要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随行的该旅保卫科干事訾宪成介绍,每次到太平村,“临汾旅”官兵都会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里拉家常、问冷暖,送去慰问品。曾在部队服役12年的38岁村民陈杰挺直身板敬了一个军礼:“感谢部队对村里的帮扶,你们带来的好政策我一直在学习。”
据街道党工委书记孙东方介绍,经过近3年的努力,太平村已基本实现脱贫。村党总支部书记胡春说:“部队拿我们当亲人,把我们的事当自家的事,让太平村村民也能享受党的好政策!”(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0月21日)( 浦口区:推进双拥新发展实现双拥新跨越
浦口有悠久的双拥工作传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军地联动、上下齐动、整体推动,在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工作中做出浦口应有的贡献。争创双拥“九连冠”是全市党政军民的共同责任,浦口区更是责无旁贷。要坚决统一思想和行动,不断赋予双拥新内涵、推进双拥新发展、实现双拥新跨越,为加快建设“江北明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杭仕兵 郭言龙
高淳区:高质量完成“九连冠”创建任务
全区上下要围绕市创建“九连冠”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思想认识有高度;突出重点任务,推进工作加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合力迎查表态度。全力配合市里高质量完成“九连冠”创建任务,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高淳、推动军队国防建设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突出重点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全力配合市里高质量完成“九连冠”创建任务。 陈冬冬
建邺区:为全城同创“九连冠”贡献力量
双拥模范城创建是今年全市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全城同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街及相关部门责无旁贷。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重大政策亲自研究、重要事项亲自过问、重要活动亲自参加、重点难题亲自解决。既在优势项目上做文章,也要用最快速度和最实举措把短板补齐、把问题解决。为南京成功争创“九连冠”贡献建邺力量。 崔广宏 陈健将
鼓楼区:对照任务清单对标找差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双拥创建的高度自觉;把握总体要求,全面提升双拥创建的质量层次;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双拥创建的实际成效。各成员单位、驻区各部队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严格时间、任务倒排机制,对照下发的任务清单,精心组织,对标找差,全力推进争创工作落实,营造浓厚的双拥争创氛围,为全市实现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提供强大支撑。方立中 陈贡全
玄武区:挖掘“亮点”补齐“短板”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南京争创双拥模范城当做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工作水平的难得契机。认真对照考核任务清单和考核标准全面准备。突出“全面”,挖掘“亮点”,补齐“短板”,保持“长效”,着眼长远谋规划,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选树典型、褒奖先进,引导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让双拥文化深入人心、创建活动家喻户晓。 徐军 陈陆
江宁区:推进双拥工作实现“三新”
江宁作为驻军大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取得了省双拥模范区“八连冠”的骄人成绩。当前,南京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人人有责”的思想,力争在完善政策保障上有新成效;在强化基层双拥上有新提升。高质量完成好市“九连冠”创建任务。 许剑龙 姜飞(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0月21日)
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解放军报聚焦南京双拥:守桥兵、雷锋、鱼水情《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来了,请为他们加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南京媒体合力传播军民情谊
全军官兵(包括离退休军人)来南京都免费乘车啦《南京双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ls/2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