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称毛主席是除孙中山外最值得信任的人

治白癜风的药 http://m.39.net/pf/a_4769966.html

国母宋庆龄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只有对等的人才能相互识别。也只有在精神上的尊重和认可,才会让我们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一个人,甚至不需要有多少过往交集、不需要有什么保证承诺。就是那么的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有着“国母”之称的宋庆龄和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同年而生,都出生在年,宋庆龄生在年初,毛主席生在年尾。这一对伟大的同年也有着同样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情怀,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苍生和百姓,他们殊途同归,为中国历史谱写了崭新的华章。

相似的伟大总会衍生出相似的感动,相似的魅力总会绽放出相似的色彩。

具有相似人格的宋庆龄先生和毛泽东主席之间也诞生了许多让人动容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他们的伟大人格交相辉映,成就了历史的千古佳话。

01、宋庆龄典当房产给毛主席贷款

年轻时的宋庆龄先生

毛主席从来都是一个不爱钱的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但毛主席个人不爱钱,但是不代表把全部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的毛主席没有缺钱的时候。

年,正是红军刚刚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初步立足的时候,百废待兴、举步维艰。这段时间也正是毛主席最缺钱的时候。

中央红军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衣衫褴褛,干部战士都瘦得皮包骨头。作为中央领导人的毛主席都眼窝深陷、颧骨高耸、头发又长又乱,唯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着坚毅和智慧的光芒。

红军长征异常艰难

爬雪山、过草地,冲破敌人的层层拦截,经历了无数次血战,中央红军虽然好不容易走到了陕北,但困难接踵而至。因为时近寒冬,当时的红军还穿着破破烂烂的单衣,甚至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

周恩来副主席找来后勤部长杨至诚,问他红军总共还有多少钱,杨至诚回答说:“满打满算还有块大洋,而熬过这个冬天,按两人一个大洋算,至少得需要个大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恩来副主席只能去找毛主席商量办法,毛主席沉思了一会儿,对杨至诚说:“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到红15军团徐海东军团长那里借块大洋。”

刚到陕北,毛主席举步维艰

杨至诚怀疑地说:“他们能借给我们吗?”毛主席说:“试试看吧!死马当作活马医,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周副主席说:“徐海东比咱们早到陕北,加上原来陕北的红26军、红27军,兴许他们还有点家底。”

杨至诚拿着毛主席写的条子,到了红15军团的驻地,找到徐海东,将毛主席的条子交给了徐海东,徐海东打开一看,纸条上写着:海东同志,你好:中央红军眼下过冬出现吃、穿困难,特向你借款个大洋。落款:毛泽东年12月19日。

徐海东大将慷慨解囊

徐海东一看,心里很自责,中央红军来陕北两个多月了,自己竟然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立刻叫来供需处长查国祯,问他15军团总共还有多少钱?查国祯回答说还有个大洋,徐海东说:“留下元,其余元全部给中央红军送去。”

查国祯不情愿,说我们自己过冬还不够呢,要送也不能送那么多啊,应该多留点。徐海东说:“我们是有困难,可中央红军更困难!我们自己好克服,中央红军刚刚来到陕北,立足不稳,人马困乏,他们经历过很大的困难才走到这里,我们不帮住他们,谁帮助他们呢?”

徐海东最后对杨至诚说道:“请转告毛主席,这钱是送给中央红军的,不是借的!”当两箱子白花花的银元摆在毛主席的面前时,毛主席的眼睛湿润了!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中央红军的过冬难题。

毛主席和张国焘

通过上述这个插曲,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一个不要轻易麻烦别人的人,有责任、有困难,自己去承担!若是自己承担不了,对于那些真诚帮助自己的人,也是永远心存感激的。

还是年,只不过是一个萧瑟的秋天,毛主席给交集并不深的宋庆龄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够通过宋子文借一笔钱给中共中央。

毛泽东并没有解释,宋庆龄先生也没有追问!你若不言不语,我也不问不疑,这样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宋庆龄先生知道,毛主席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向她寻求帮助的,尽管自己不知道前因后果,但是,她觉得毛主席这个人是值得自己倾尽全力去帮助的!

宋庆龄先生时刻关心革命

然而,而宋庆龄此时已经和弟弟宋子文分道扬镳了,她又该如何去筹集这笔钱呢?

关键时刻看决心,宋庆龄二话不说,直接将丈夫孙中山逝世时的抚恤金全部取出,又将自己的唯一一处寓所——莫利爱路寓所典当了,紧打紧凑,筹集了5万美元,寄给了中共中央。

毛主席收到这笔钱后,虽然内心里十分感恩,但是,大恩不言谢,也没有刻意言谢过。宋庆龄先生也是施恩不图报,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自己的困难和有来有往的逻辑。

直到年——33年之后,这件事才被无意之中提起。

毛主席对宋庆龄先生的尊敬自然也就更进一步了。不说不问,愿说愿听,这就是所谓的默契!

02、宋庆龄和毛主席的前尘往事

宋庆龄先生和毛主席、陈云等人合影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很早以前就把她(宋庆龄)当作自己的亲密的战友、同志和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毛主席和宋庆龄先生之间的“亲密战友”关系又是如何形成和巩固的呢

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大会,孙中山先生指定他参加党章审查委员会。毛主席一片赤子之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国共合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引起了孙中山夫妇的注意和赏识。

但是,这一次宋庆龄和毛泽东也仅仅是神交,惊鸿一瞥,后会无期。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宋庆龄先生得以亲眼目睹毛主席的革命行动,稍加思考和判断,她就明白为何孙中山先生会如此赏识毛主席了?因为,这就是孙中山先生心中"最优秀的人"。

宋庆龄和孙中山

年,孙中山病逝,失去了绝对核心的国民党开始一路向左,一路向右,还有一路在中间观望。最后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杀,蒋介石顺利接过权柄。

老蒋骨子的传统思想是十分严重的,他照搬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把内外矛盾混为一谈。结果,国共合作面对着复杂而艰难的局面,尤其是老蒋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成功之后。

老蒋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背道而驰了。

年,宋庆龄和毛泽东等人促成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针对蒋介石的独裁,决议限制蒋介石的权力。

恼羞成怒之下,老蒋发动了罪恶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党中央所在地上海陷入了全面的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

宋家三姐妹和蒋介石

即便,宋庆龄与毛泽东等39位革命者联合发出讨蒋通电,痛批蒋介石"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可是,汪精卫依旧悍然发动反动政变。

哀莫大于心死,宋庆龄对老蒋领导的国民党彻底失望,断然拒绝出席"分共会议",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宋庆龄先生从武汉回到了上海,再一次与毛主席殊途同归。

宋庆龄先生和毛主席的殊途同归,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彼此的方向一致、格局一致、情怀一致,且彼此识别、认可和成就。

我始终牵挂着真正值得我牵挂的人,灰暗的时间里,向往光明是最好的等待和期待。

关爱儿童的宋庆龄先生

宋庆龄长期默默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ls/26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