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光
曾很长时间为买不到一个好吃的馒头而苦恼。
来北方生活,胃逐渐要求多吃面食,再以米饭为主,它就不舒服。尽管山西大米非常香,口感很好。
刚来山西,最不理解的三件事是浇面、炒面和炸酱面。
在南方都是清爽碧绿的青菜汤面,清爽碧绿的绿茶,看到各种面简直是颠倒了世界观,这样的东西能吃能喝?
看着晚报老人们津津有味,年轻人觉得都是些个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琐事俗事破事烦事。
不料有一天突然“悲哀”地发现,这三样,我都喜欢了!
好吃的馒头在哪?
炸酱面的酱看起来黑乎乎的,吃下去觉得真充口适肠,齿颊留香,肚子欢畅。不仅炸酱面,刀削面、臊子面等都爱吃了,但是吃过的馒头依然很难吃,学校食堂的难以下咽,单位食堂的难以下咽,小区和超市主食铺的也难以下咽。面条被酱裹着,酱好吃,面条好不好吃不太觉得出来,虽然有些饭馆炸酱面号称是手擀的,筋道有嚼头,但一般的炸酱面没吃出来面有什么特别。但馒头即使配合着好菜,也是要单独下咽的,本身的质量一下子完全呈现,无处可逃,像东郭先生那样混过不去。
想想挺诡异,经济发展了几十年,什么好东西都造出来了,什么高档的食材都弄到柜台了,偏偏最家常最日常最原始的食物——馒头,却吃不到好吃的了!
也许是利太薄,面粉直接做成馒头,增值太小,卖不上价格。和面包对比,就看得很清楚。大街小巷的面包店很多,一个面包几块十几块钱,仅仅在面粉的基础上增加了少许鸡蛋奶和黄油等,利润就很可观。
虽然面包屋离多远就闻到浓香,但要我天天吃面包还是不行,一是上学多年,落下了几样不能吃的病根:面包、方便面、火腿肠和苹果,上学时吃得太多了,当时都拣便宜的买,里面可能防腐剂增香剂等添加剂太多了,吃伤了。工作后,不是质量特别好的这些东西,别说吃了,有时闻闻都隐隐恶心反胃。另一方面,好面包,我吃着没反应的还是贵,天天吃舍不得。
软绵绵的馒头
在网络上寻觅了许久,也没找到好馒头太多的线索,看到有一家馒头铺,很火,每天都排大长队。住在附近的同事帮我买了一大袋,大馒头,确实很好吃。但我不好老跑那么远去买吧。附近的找啊找,好长时间,有一天一位朋友偶然带我去一家饭馆吃饭,终于找到了。这是一家叫老字号,说起来还是很有历史和故事,主推淮汤菜。从七八十年代就在阳泉开了。
这家店址辗转了几次,现在离单位不远。它还有一个外卖部,馒头花卷包子狮子头红烧肉酱肘子等。馒头很好很大,有碗那么大。我还送了同事一些,一位同事跟我说,他拿回家给他妈妈吃过后说有小时候吃的味道。我觉得这是很高的评价了,我们现在对猪肉也常说,怎么没有小时候的香味了。那时还没有这么好的“技术”,动植物们自然生长,厨房原味制作,都是真正的食物的味道。
我就想为什么老字号能做这么好的馒头。当然它是有历史的,多年来都如此,它是完整保留着传统。但今天明显馒头不挣钱,它卖1块钱,比超市等贵多了,但毕竟就1块钱,还是真材实料,不可能挣多少钱。家里人说,家乡小县城的馒头虽然还是两毛五一个,但越来越松软,原来吃一个,现在得吃两个。想来想去,我想这还是体现了老字号的经营之道。它保留着传统,而传统里饱含经营之道。
它是用这些仅卖成本价的老百姓日常食品,大批走量,来吸引顾客,营造人气。另外一些菜则负责获得利润,比如酱肘子等肉食。它的店内菜也如此,有白菜豆腐煲、炒肉丝等家常平价菜,也有一条就元的镇店名菜干烧黄鱼等。不过即使这些贵的菜和有的装修豪华的新潮馆子比,也要便宜得多,总体还是遵循质好价不出格,薄利多销的路径。
质好价不贵,这是老字号能从历史中走来,经历风雨变幻还屹立的根本。即使这些老字号都已经很有名了,它们还能保持这样的经营方式,更显出老字号的定力和对这行业本质的清醒认识。反观现在很多新潮豪华饭馆,质好和价廉往往不能同时具备,一有风云变幻,就难免折倒。“反四风”以来,多少开不下去了。
餐饮升级中
前两个月,小区旁边的商业街开了一家卖主食的商店,我惊喜地发现,它家馒头也很好吃,和老字号差不多,都是简直可以不用菜白口也能吃。价格也是1元一个。除了馒头,店里还卖包子水煎包、大饼葱花鸡蛋饼烧饼芝麻饼玉米饼、蒸饺和粥等,都挺好吃。我琢磨它也是用馒头走量,葱花鸡蛋饼等负责利润。
小店很小,前面售卖区也就四五平方米,后面透明的玻璃后是忙碌的厨师们,让人可以看到实物的现场制作,再加上小店干干净净的环境,买着放心。
这个小店的门面原来是卖服装的,今年关了,一半开了这家店,一半开了一家肉夹馍店,肉夹馍也做得挺好吃。
从这条商业街这两年,尤其是今年的变化,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什么叫商业转型。这条商业街有一两公里长,原先有足底按摩ktv幼儿才艺培训药店麦当劳面包店小饭馆自行车店联通电信门市等,还有服装店,有六七家,其中几家还是知名的衬衫、羽绒服和皮具品牌店。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服装店全军覆没,代之而起的是主要是饮食、通讯业。
质好价不贵,这是老字号能从历史中走来,经历风雨变幻屹立不倒的根本。
即使这些老字号都已经很有名了,它们还能保持这样的经营方式,更显出老字号的定力和对这行业本质的清醒认识。
商品让位给服务。从这条商业街门面的转手,大致可以得出这个印象。想想也正常,网店上买商品的剁手党多了,大街上买衣服的就少了。现在这条商业街基本都是服务业了,休闲教育通讯餐饮,都是。
商业一火起来,租金就贵。街上的餐饮店都很小,而大的饭馆都在与这条街隔着一个小区的另一条稍偏僻的街上。这条街好多年生意都火不起来,零零星星开过几家饭馆,做海鲜的,做鲁菜的等,空间都很大,但开不了一两年就关张。不过今年看着势头要起来,竟然有六七家大大小小的饭馆一家接一家开,小点的有中国兰州拉面,名字起得很大,但店面不太大;最大的是一家火锅店,宣传语大意是狠辣很好吃。其他的还有老北京炸酱面、港式茶餐厅、烤鱼和韩国烤肉等,真是生气勃勃的餐饮混搭一条街。
这些餐馆能长期经营下去吗?我也有时产生这样的疑问,恰好这几天在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春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ys/2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