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街头这群姑娘太飒了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她们,是青春靓丽、爱笑爱闹的姑娘,是操持家务、烹饪美食的妻子,是想要“再多陪孩子一分钟”的母亲,不过,只要戴上头盔、穿上骑行服、带上执法记录仪和对讲机等装备、跨上摩托车,她们就是不畏风霜、冲在一线的女铁骑。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鄞州交警大队东部新城中队,采访宁波首支女子骑警队,走近这群绽放在车水马龙中的“铿锵玫瑰”。

视频:记者蔡珂

她们充满韧性、甘于吃苦,巾帼不让须眉

女子骑警队,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去年5月底才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共有12名队员,队员中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28岁。

岗点执勤、骑行巡逻、校园勤务、快速接处警、交通纠违、服务群众等,都是女铁骑的工作。“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强度,我们与男铁骑队员没太大差别,而在这些勤务之外,我们还要负责进社区、进学校等安全宣传任务。”女子骑警队警长王张瑾说。

““其实,在加入女子骑警队前,我和洪碧凤警长都是交警系统里做文职工作的,其他队员有的是导游,有的是设计师,有的是公司的行政人员,情况都不一样,有的甚至都不会骑摩托车。”

王张瑾告诉记者,经过辛苦的训练,姑娘们从不知道离合器为何物,到娴熟驾驭摩托车,从绕弯练习都胆战心惊,到自如地在车流中穿梭巡逻,“男铁骑能做到的,女铁骑也一定没问题。我们敢吃苦,也能吃苦!”

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执着和韧性,这支成立不到1年的女子骑警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日均巡逻里程超过60公里,劝导、查处各类违法行为近万起,处置交通事故、交通堵点余起,参与市“两会”、中东欧博览会、“宁波帮”大会等各类交通警保卫工作百余批次,进社区、高校等单位进行交通安全宣传50余次。

她们的“牢骚”背后,是对这份职业的认同和热爱

无论严寒酷暑,都必须坚守岗位,对讲机里指令一出,不管外面风雨再大,都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女铁骑飒爽英姿的背后,有多少艰辛?队员们七嘴八舌,说了不少:

“以前喜欢雨天的朦胧和诗意,现在最怕就是下雨,一骑行就雨水盖脸、视线模糊,恨不得在头盔盖上加一个雨刮器。而且雨天路面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摔车,小的磕碰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去年冬天有段时间特别冷,我们人均7个暖宝宝上身,最多的人贴了10个,连脚底都不放过。可即便这样,一趟巡逻下来,脚还是冻得没感觉了;夏季的高温天也很酸爽,又热又晒,骑行服还是长袖的,包得严实,感觉都被烫熟了”;

“以前,宁波哪里开了新店,上了新电影,我都是第一个知道,和朋友约好就去了。现在不行了,闺蜜聚会经常缺席,她们玩得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我最忙的时候”;

“去年谈了男朋友,其他的小情侣约会是烛光晚餐加看电影,而我呢,下班时饭点老早过了,我和男友只能约睡前散步了。如果遇到重大活动,周末基本泡汤,约会时间真心不够”;

“自从加入骑警队,早上我出门上班,儿子还没起,晚上下班回家,他准备洗洗睡了,儿子总说,‘妈妈,你能多陪我一分钟么’,‘妈妈,我好久没吃你做的饭了。’”

尽管发了一堆“牢骚”,但这群“小姐姐”对自己的职业还是充满了认同感:“铁骑是维持道路安全畅通、守护大家出行的,单单这一点,它带给我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任何一份职业都无法替代的。当然,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

她们,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满满的职业认同感之外,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经意的小温暖,也“撩动”着女铁骑们柔软的内心。

在校门口疏导交通时,队员叶佳丽被好几个因故滞留在校的小学生借过手机,之后每次遇到她,孩子们都会和她打招呼,亲切地喊她“姐姐”;

一个冬日的巡逻途中,洪碧凤在路口等红灯,旁边一辆车的驾驶员突然打开了车窗,问候她:“今天挺冷的,你一定要多穿一点,注意保暖……”

某个夏日执勤时,一位在周边送餐的外卖小哥特地点了一份奶茶,送给在太阳底下暴晒的邵莹园,外卖单子上写着“给在会展路河清路口上站岗的小姐姐”;

去年10月接连好几天的晚高峰,曹王沛、毛佳凤、张佳莹等队员都在执勤路上收到了市民送来的“老婆饼”,她们在午休间隙聊起,才发现是同一人——是个骑着小遛共享电动车的年轻姑娘。她会先跑到队员的身边喊一声“小姐姐,辛苦了”,等队员回头,就把袋子往队员手里一塞,然后拔腿就跑……

“路上遇到的暖心事太多了,宁波市民都很有爱!”这是采访过程中,女铁骑们都说过的一句话。

温柔、勇敢、坚韧、细致、担当、亲民……这支女子骑警队的“能量”不可小觑,她们是铁骑队伍中的花朵,是马路上的女神,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文照片为交警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ys/26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