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山区文学创作协会、青山区文化馆主办,最美书友会青山分会承办的张嘉晨散文集《盛槿初夏》新书发布会暨捐赠仪式在青山区文化馆举行。16岁的张嘉晨在散文集《盛槿初夏》中,以少年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用手中的笔对自己的感触进行记录,获得了圈内人的好评。年出生的张嘉晨是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也是青山区文学创作协会年龄最小的会员,15岁时加入包头市作家协会。从小喜爱写作的她,作品曾多次发表,并在多项大赛中获奖。
与文字有着注定的缘分
张嘉晨与文字仿佛有着注定的缘分。当年,张嘉晨的妈妈怀她的时候正开着一家书店,白天看书、卖书,晚上就在书店里看书。而张嘉晨的爸爸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出生后的大事小情他都一一记录下来。耳濡目染下,张嘉晨从会写字开始就在小本上练习写作了。
张嘉晨还曾是《包头晚报》的一名小记者,这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张嘉晨回忆,小学三年级那年,她报名参加了“包头晚报小记者”。她说:“起初我有些不自信,开始的几个月里都没有投过稿。每次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其他小记者写的文章,心中都万分羡慕。”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包头举行。张嘉晨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一群小记者追着一名运动员采访,她心里突然为自己没有积极争取机会而感到遗憾,并暗下决心要像他们一样主动起来。终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气给《包头晚报·教育周刊》投了稿,当拿到散发着墨香的报纸,看到上面登载着自己的文章时,张嘉晨心里一阵喜悦。从此之后,她对写作更加感兴趣了。
张嘉晨从小乐观向上,孝顺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业余时间除了喜欢阅读写作,还喜欢播音主持。在学校里,她还是大队干部、班长,经常帮同学一对一地辅导功课。
生活里,她还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少年。年寒假,张嘉晨正式加入包头义工组织,经常参加义演、义卖,去福利院、养老院献爱心等活动。她还将每年的压岁钱和投稿的稿费设立了专门的爱心账户,为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张嘉晨还曾获得第15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称号、年“内蒙古自治区美德少年提名奖”、年“包头市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愿做等待绽放的木槿花
年,张嘉晨遇到了包头最美书友会的会长水孩儿。惜才的水孩儿特别欣赏张嘉晨的才华,鼓励她大胆发挥所长。
张嘉晨说:“这本书的出版其实是一个意外。最初只是水孩儿会长偶然的一句话,我以为她是在开玩笑,我也开玩笑地答应了。没想到,玩笑变成了现实,便有了今天的这本《盛槿初夏》。”
事实上,小小年纪的张嘉晨一直笔耕不辍。年1月,她被评为中国少年作家班年度“十佳学员”,并被授予“百名少年作家”荣誉称号。她的作品《九月,又是一个开学季》等11篇文章入选中国少年作家班十佳作品集《心跳未央》;年6月,她的作品《“父爱如山”的感动》获中国少年作家班“我的爸爸”主题征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年7月,张嘉晨获“第18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年9月,获第六届“韬奋杯”作文大赛优秀奖。
当记者问张嘉晨她的书为何叫《盛槿初夏》时,张嘉晨说,“木槿”曾经是她的笔名。相传木槿花盛放在初秋,盛夏时分它仅仅是一簇簇的花苞。张嘉晨说,现在的她,就像是盛夏的花苞,正在努力地汲取养分,等待绽放。
《盛槿初夏》收录了张嘉晨从小到现在写过的一些习作,充满童趣。“我在整理这些稿子的时候,就好像又经历了一遍自己的童年。许多难过、欣喜,愚蠢、可爱,令人发笑又令人深思的事情都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张嘉晨说:“我欣喜的是,从不谙世事到慢慢成熟,人生路漫漫,也许直到最后,你都没有变成你想成为的那种人,但至少你曾为它努力过。”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艾霞
责任编辑:贺怡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