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戈壁滩成功着陆。空中搜索分队正在对返回舱进行处置回收。
此次在飞船返回阶段,首次采用弹道方式返回——在长征七号上面级和返回舱组合体分离后,指挥控制中心不对返回舱进行控制,返回舱依靠分离时的速度和姿态返回着陆。
这次缩比返回舱的降落地东风着陆场正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地形和环境十分复杂,搜索区域达2万多平方公里。由于区域面积太广、地形复杂,在茫茫沙海中迅速的找到返回舱,将它安全迅速的运出沙漠,这次对于地面搜索分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此次搜索共分三路进行空地立体搜索。返回舱着陆现场风比较大,降落伞拖行了返回舱一公里多。返回舱降落区域为硬戈壁滩,直升机对返回舱进行了分段拦截,进行捕捉。目前,现场人员正在对舱体进行检查,处置工作大概将持续两个小时。
为确保返回舱运输的安全,搜救人员今晚将陪同返回舱在沙漠露营,明天一早将采取直升机吊运或车辆运输方式将返回舱运出沙漠。
△央视V观:长征七号飞船缩比返回舱着陆全程
形似子弹“实战”检验气动外形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高度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总质量约2.6吨,不同于它的神舟飞船先辈们“钟罩式”的外形,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呈倒锥形,更像是一颗“子弹”。
此次任务中,返回舱通过配置气动测量传感器,能够测量返回舱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返回舱表面压力、温度和热流等数据,获取返回舱气动特性参数。这种通过实战来检验气动外形的验证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获得的数据也弥足珍贵,突破并验证了未来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新气动外形设计。
新闻多看点NEWSMORE
“长七”任务是什么?
长征七号主要用于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未来它还将承担中国航天多种类型的发射任务。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长征七号火箭在完成此次首飞任务之后,未来将承担我国首个空间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发射,为我国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搭建起“天地运输走廊”。
来源:央视新闻、兰州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白癜风早期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