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诗群客家古邑,诗意河源诗客地理02

恭贺新禧

河源诗人群体从总体看是一个具有极大创造力的群体,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教师,各种职业与身份造就了河源诗歌群落的多样性。通观诗人们的代表作品,在不同中又有一种共同的情愫隐现在诗歌中。在诗歌题材上,表现得最多的是对家乡及亲人的礼赞与思念。其次对于生命的探讨,对于生活意义的寻找,对于万事万物的感悟,都是河源诗歌群落重要的表现方向。——李如华

广东-河源诗群

邓醒群梁雯丘新会黄贵美骆海娟

何小流阿桃歌咏梅骆心慧曾小辉

吴楚生朱安娜黄小丹陈芬刘莹莹骆宇嫦

罗丽丽曾競六月玫武陵米兰黄剑锋

(特邀组稿人:武陵米兰)

新丰江水库(又称:万绿湖),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有多个绿岛,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河源恐龙博物馆为国家级博物馆,位于河源市区东江河畔和宋代龟峰塔的山旁侧边,河源恐龙博物馆出土和馆藏的恐龙蛋化石已达多枚,河源由此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最多的地方。

河源市龙川佗城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美称,在中国特别是岭南历史文化地图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南越王赵佗的发迹之地,也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古邑佗城经历了多年的风霜雨雪后,老街、古码头、客家老宅、古祠堂等老建筑,斑驳古旧,带着沧桑,刻着故事……虽经千百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保存有80多处文物古迹。

苏家围位于广东河源市义合镇,距河源市区约26公里。东江和久社河在它的南面交汇,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色相拥,环境优美,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苏家围还是苏东坡后裔聚居地,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到秀美的乡村风光,还能亲身体会苏氏家族和客家人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河源诗群诗人作品

01.邓醒群:关于春天

邓醒群

向往着所向往的,冬天在左。关于春天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止

雪就毫不犹豫地来到。带给这个无雪的地方一个惊喜

急于找出答案的人翻遍史书,寻找记载有雪的文字

然后,预测着未来的天气。老者说,天象易观,股市难测

向往着所向往的,春天在右。从一个修辞中看到真相

应有的痛是在这场雪过后,一朵花撕裂雪的封印,弹出枝头时

土地开始感觉到疼痛,轻轻的,剧烈的,围绕着整个的日子

几千年的传说,一尘不变,来来回回

是终点更是起点,故事从春天开讲

关于一朵花,一片叶子,或关于茫茫的世事

与生死有关

向往着所向往的日子。春天从没离开过这片土地

在诺言泛滥的年月,坚守着应该坚守的。谜底揭开

我听到呻吟声从一朵花的蕊中发出

在风中汇集成汹涌的呐喊声

震耳欲聋

邓醒群,广东紫金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诗歌诗词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届代表大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出版多部诗集,作品入选多部专著,多次获全国、省等奖。

02.梁雯:致彼岸的树

梁雯

早知道彼岸是一条难以跨越的海

当初就不要在岸上种下那棵橡树

说好一起生长

彼此依附

谁把诺言丢在风里

让它饱受风雨折了枝

我宁愿远离于地球

在无尽的宇宙里

寻找我继续生存的气息

我甚至可以,只是一朵飘着的蒲公英

没有线的牵绊

落在那里

那里便是我的归处

月亮啊

你可否把那棵月亮树砍掉

嫦娥已被囚禁万年

你还想把多少无辜之爱

泪洒在广寒宫处

梁雯,广东河源人,在河源电视台任职,其新闻作品《走近小阿狗》获全国广播节目展播一等奖。喜欢文字,以散文、散文诗见长,年加入广东省散文诗协会。

03.丘新会:心路

丘新会

醒来了

突然想起

睡梦中

下了一场雨

我不敢肯定

雨中奔跑的是不是你

于是

我决心修一条路

要么在遥远的地方

要么在我的心房

丘新会,广东连平人,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中国作家研究会会员、河源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年12月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辛亥百年·百位中国艺术大家“荣誉称号。

04.黄贵美:立春

黄贵美

雪白得刺眼

在阳光下笑逐颜开

鸟儿在枝头与娇羞的桃花

唱着春的恋曲

飘悠的柔云擦亮我上方的天空

风衔来了南方的信笺

写下雀欢、草香、雪融

我看着大地微微隆起的腹部

看她一点点地分娩出

万紫千红的春天

黄贵美,八月生。慵懒,不温柔。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方讲台,两袖清风的职业,著有《黄贵美诗选》。爱好文字,咖啡。喜荷花,爱辛辣,信宿命说。对人对事,始终隔岸,内心缄默。希望自控,不是隐忍。努力让自己幸福地活着,期望来世,不偏离轨迹,抵达他的福祉。

05.骆海娟:一个人上路

骆海娟

我即将离开

去往那未知的遥远

那些允许我留下脚印的地方

一个人上路,一个人奔跑

听着风在耳边呼啸

看着风景不停地变幻

贫瘠而鲜美的旅途中

一个人微笑,一个人哭泣

从迷惘的晨雾到天边溶金的落日

从家乡的南到远方的北

我看见父母不舍的目光

听见草原马儿忧伤的嘶吼

而我将获得宁静

它慢慢地注入我的灵魂

从梦的边缘到心的深海

它轻轻地拍打着海岸

日日夜夜

无论我是在空旷的原野

还是在灰暗的地下人行道

我都能清晰地听见这种声音

骆海娟,女,年出生,广东河源龙川人。年开始爱上涂鸦,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为止已发表散文诗歌多篇。文章被众多读者评为:文笔细腻,清新,以真情感人,以优美动人,文章描写的虽然是身边事,身边物,却能传达出这些平凡事物中蕴藏的美丽,以及最简单的生活带给人们的感动。

06.何小流:启程

何小流

我降生那个小山村那天

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爷爷把我放在瓦屋泥地上

赤条条地与故乡相拥

惊愕了乡邻

爷爷笑而不语的微笑里

可以看到我与这片土地

从此无法割舍的爱

当岁月把稻穗压弯

布谷鸟的鸣叫唤来秋天

我便去寻找黄牛的足迹

山间小道旁溪水依旧清澈

父亲的犁翻过的田野

长出了翠绿的麦苗

如同布满了青苔老房子

夜半瓦檐滴下冬雨

落在母亲劳作用的斗笠上

伴着挂钟的滴答声

叫醒童年时捉迷藏的梦

透过古木窗

看水墨画里的群山

延绵着青黛和雾霭

向着我离开故乡的方向

天亮便要重新启程

何小流,广东紫金人,毕业于某大学中文系。做过记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对文字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不经常写诗,却喜欢像诗一样地活着,自由而随性。

07.阿桃歌:千里之外

阿桃歌

真的没想到

你会是一扇带泪的贝壳

总以为你是朝露中的向日葵

湖水已经干枯,就让所有见底吧

黑淤泥中,唯一陪着贝壳的

是一尾张口喘着粗气的红鲤鱼

不敢说红鲤鱼是痛苦的

在见底的湖中坚持

期待涨潮时再一次漫过

长满水草的地方

已经疯长着杂草

它将喂饱经过这里的牛羊

略干年后,就让一阵风

捎上贝壳的缕缕伤痕

带着那一尾红鲤鱼的化石

一起回到河的源头

让万绿湖再一次丰满

新丰江水库诱发的每一次地震

都能够让我在千里之外感受

阿桃歌,原名李海涛,70后,出生于广东省龙川,系客家人,现居广州。有诗歌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在华语文学网签约出版电子诗集《子时的风》。获绿荫年度诗人奖。

08.曾咏梅:故乡是把老椅

曾咏梅

当一张船票曾是你

归家的全部希冀

当仰望蓝天想着飞机

可曾掠过你老家屋顶

当燕子雀跃衔着泥

你知道归去

变得遥遥无期

而此刻

我坐在老屋门前

故乡就在伸手可及

的地方

路过的你

看到那把老竹椅

念叨多像儿时

你幽幽的目光望向我

在彼此眼里

我们看到了自己

曾咏梅,客家人,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教育事业,教授中文;热爱生活,乐天派人士;喜欢文学,认为阅读与旅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主要作品为散文与诗歌。

09.骆心慧:孩子们的脸

骆心慧

有时候我会想,幸好我有这份工作。

每天,小孩子们的脸从门外斜着露出来。

黑牙齿的,流鼻涕的,鼻尖擦伤的……

响亮天真的声音:老师早上好!

这些单纯的声音,像一群鸟儿发出来的,紧紧地飞往我的心壁。

在温暖的阳光下,他们欢欣地拥着你,嗅着自然的花香,时而朗读,时而歌唱。

真想把一生都挥霍在这里:教书,种菜,在袅袅升起的炊烟里,画下每个孩子的脸。

骆心慧,女,年生,龙川人,小学教师。年开始写诗,大学期间,创立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梧峰诗社,并任诗社第一届社长,诗歌、散文诗见《深圳特区报》、《河源日报》、《繁星诗刊》、《九月诗刊》、《广东诗教》、《河源诗词》等,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

10.曾小辉:心桥

曾小辉

你轻轻从我心桥走过

划一道

未归的路

让迷雾将春绊住

我小小的月舟

载不动你蹦跳的音符

任凭悠长的时间

也钩不住你闪烁的双目

在人生的星河上

空空无渡

你是荷叶晶莹的水珠

我愿变支吸附的莲藕

珍藏一滴天然的朝露

当作无尽的回味

永远的复苏……

曾小辉,供职于连平县农业银行,在省农行刊物《南粤金融》《中国城乡金融报》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文学作品散发《河源日报》、《河源文学》、《连平文艺》、《九连风》等。是连平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11.吴楚生:矛?盾

吴楚生

左手持盾

右手执矛

虽然

卑微地活着

仍不忘记用矛

敲击自己的盾

呐喊成生命的斯巴达

颤抖成那悲壮的战歌

思想的战争

随生命延续

当理智的盾

抵挡不住感情的矛时

我伫立成

格斗场的雕塑

用盾挡住快迷失的自己

却把矛坚定地指向天空

吴楚生,笔名楚歌,男,年6月生,广东河源人。喜文,爱诗,好涂鸦。爱好摄影,用光和影镌刻历史、记录人生。常著文章,聊以自娱。多家文学协会会员,文学作品以诗歌、散文为主,散见全国各杂志报刊。

12.朱安娜:秋日絮语

朱安娜

秋风登上季节的岑岭

哼一首十月的歌

深情的音符

流淌于叶脉间

天高云淡风轻

叶子纷纷开启了旅程

思绪随风筝天马行空

掠过蓝天的诗行

捕获几声雁鸣

我踏秋而来仔细探寻

生命的那一缕深邃

驻足万绿湖边

掬一捧岁月的清泉

煮杯香茗敬献天地

一片金英应时而生

暗香盈袖

挥别西去的残阳

渲染着深秋的色彩

朱安娜,广东河源籍,爱好诗歌、绘画、设计等,作品散见于《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湛江日报》、《鹤乡》等,诗虫文学网副站长。

13.黄小丹:灯下

黄小丹

而今我一无是处

坐在一盏昏黄的灯下

回想一些词:情人,大风和流亡

像一群冰凉的花朵

住在一把伞中

躲开一切

我还想到

昨天的那只黑蝴蝶

彷佛我的爱人

一样的名字。深深地

盖住我的杯子

再远的事,我便不想了。

门外的夜鸟在枝头上

一声比一声低下来地叫

多像我们当初用旧了的心跳

我坐在灯下

只渴望着变暖

灯一样暖

黄小丹,笔名:若鱼,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小学教师。诗作散见于《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新锐诗刊》、《九月诗刊》等,曾获福建省“蔡丽双杯赤子情”全球华文新诗大赛二等奖,韩山师院第十八届校园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等。印有个人诗集《秋天过后》。

14.陈芬:流年

陈芬

流水奔波

从不流连某一个美丽

在寻梦的路上

每一个人都奋力追赶

阿妈生火的炊烟

消散在广阔的苍穹

放牧的少年

尖锐的嗓音变得粗犷

光阴的容颜

又多了一道皱纹

原来的故事

已成一张黄历

在历史的小径奔跑

流年如高山飞瀑

转眼一落千丈

当命运的钟声敲定

余音短暂

身影已随风远去

遗落在往昔

陈芬,原名陈丽芬,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教育阵地上尽忠职守,用满腔热情燃烧自己的岁月,因喜欢文字,在辛勤耕耘教育领土的同时也在文学这片热土上笔耕不辍。

15.刘莹莹:水之舞——观河源喷泉

刘莹莹

萧鼓鸣起,

一支水柱缓缓升起,

宛如挥剑的公孙大娘,

在灯光闪烁中肆意挥舞,

夜风撕扯她的裙角,

决意凌空一挥,

缓缓落地。

琴箫缠绵,

一层层水圈滚动,

宛如盛装羞醉的杨贵妃,

褥裙在百花中摇曳,

牡丹轻吻她的袖角,

惬意抬手轻挥,

轻轻斜倚。

余音袅袅,

水之舞,

在灯光的照耀和人们的赞叹中落幕,

灯光人群散去,

只剩下湿润的空气,

还有留在心中的回忆。

刘莹莹,就读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学生,年出生。

16.骆宇嫦:给奶奶的诗

骆宇嫦

天空哭了带动着冰冷的墙

室内布满了想您的气息

与凋零的风信子相视

霸道的想要拥有她的花期

好像拥有了您的童年、青年、中午

剪去了您头上的白发

但剪不完杨柳的依依

修理了您的长指甲

却无法整理鸿雁的思绪

那绵绵不断的细雨啊

正是我长长的牵挂

啊!敬爱的、亲爱的奶奶

我想做您的牙齿

像小时候您为我咀嚼食物一样,替您分担

我也想做您的拐杖

正如小时候您背我一样,四处旅游

我还想做您的贴身棉袄

与您一起对抗每一个颤抖的寒冬

骆宇嫦,年出生,紫金县瓦溪镇人,毕业于嘉应大学医学院,医院新生儿科护士,曾在《健康报》、《河源日报》、《紫金文艺》发表文章数篇。

17.罗丽丽:诗人的姿态

罗丽丽

这个世界于你而言

是各种变幻莫测的可能

所有冥想,都交予灵光一动的指尖

星罗密布的画面与零碎的语言

充盈于呼吸的每一个空间

与逻辑常规对峙着

把自己撑成一个满圆

以你眼下的丰盛来回望往日的贫瘠

抚摸瘦弱而笔直的骨骼

穿过清冷黑暗无人等候的小道

保持独立姿态

等待漫长的时光去消融

罗丽丽,大学教师,喜欢文字、阅读、音乐、电影,喜欢所有简单美好的小幸福。

18.曾競:青春之歌——致青年朋友

曾競

没有沉沉失落的伤感

没有深深困惑的哀叹

走在队伍中间,即使白发长者

不老的心,也被青春点染

这里,是一块耕耘垦复的沃土

是一片朝气蓬勃的理想乐园

劲松遏云,劲竹傲雪

劲歌高唱,劲舞狂欢

生命孕育生机,生机无限

梅花连着春花,春花烂漫

这是风光旖旎的绿洲呵

是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画卷

信念在胸,抱负在肩,希望在前

山峰催促健儿求索登攀

战鼓齐鸣,号角吹响,旗帜召唤

冰川激励勇士跋涉探险

我骄傲,我是青春队伍里的一员

青春热血正在书写壮丽诗篇

我自豪,我是青春队伍里的一员

青春韵律已经拨动壮美心弦

曾競,连平县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广州市华师附中。从初一开始就经常有文章发表于《河源日报》(古邑学堂)。时常在《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河源文学》《连平文艺》《九连风》等刊物发表文章。

19.六月玫:蝉

六月玫

整个下午

那只雄蝉都在试探一只雌蝉

他往触角上涂了香水

还把翅膀大大张开

露出精细的纹身

四周都是他的毛发和体味

这些都不算什么

最可气的是

他一直放着高音喇叭

大大咧咧的

一点也不绅士

他的爱人和他

隔着一厘米的陌生

浑身淌着情欲的种子

但他的爱情之路并不平坦

一只幼小的手掌把他牢牢抱住

像抱住丢失已久的爱人

而她就在他的眼前

一步之遥的位置

或许被拦腰截起的

不止是爱情

还有未知的生命

于是他的这些努力

都只是泡影

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报刊;不求上进,只写自己喜欢的字;年出版个人文集《韶光逸事》。

20.武陵米兰:玫瑰也有梦

武陵米兰

淌泪的玫瑰

黯然静止在风里

空气中

你的气息缕缕轻飘而来

黯然的颜色

却是最温柔的脸庞

定格在蓝天下

云彩里

有你的身影

如奔跑的骏马

穿越荆棘密布的丛林

忘乎刺骨的痛

用最原始的激情

驰骋,驰骋

寂静的花园

没有欲去

没有徘徊

袒露温香的胸怀

紧紧拥抱躺在梦床上的花蕊

一直守候着

每个夜晚的星辰......

每个晨曦的灿烂......

武陵米兰,舞动的精灵,爱好诗书画艺,喜欢在喧嚣的尘世中看花开花落,享受岁月静好,干一杯画舞的诗。作品多发表在《台湾好报》、《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海鹰诗屋》、《河源文学》等刊物、媒体。

21.黄剑锋:狗到更年期

黄剑锋

邻居家的公狗,已步入更年期

吃得越来越少,整天趴在门口

头伏在前腿之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

它知道它有个家

永远有自己的一份口粮

它不在乎孤独,生人来了也不慌张

因为它知道他们总要走的

别人怎么赞美它,观赏它

只不过是空洞的声音和空洞的眼光

仅此而已

它性格越来越孤僻

见到别的小动物,尤其是同类项

除了敌意

没有丝毫的好感与兴趣

并不是它不仁慈,而是感觉不安全

因为主人的眼光一旦转向其他的小动物

意味着它再也不能优哉优哉

独自享受那一份口粮

它不需要朋友,不再珍惜真情

宁可为平庸大打出手

为眼下的利益伤害同类

独僻,冷漠,黑心,下贱

甚至看见曾经跟它有过一夜情的母狗

只是翻动了一下眼皮

然后垂下眼帘

世界随之关闭起来

黄剑锋,笔名三缺,外号老胡,男,生于年9月,河源紫金人。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曾在大学时创办诗社,其人率真大胆、厚道张狂,诗歌作品凸显真性情、带有阳刚之气。出版有诗集《住在城市的角落》(与余史炎合作),现为河源日报编辑、评论员。

诗群作品

诗歌的意义:从“我”走向“我们”

——读河源诗人作品有感

文_李如华

河源诗人群体从总体看是一个具有极大创造力的群体,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教师,各种职业与身份造就了河源诗歌群落的多样性。通观诗人们的代表作品,在不同中又有一种共同的情愫隐现在诗歌中。在诗歌题材上,表现得最多的是对家乡及亲人的礼赞与思念。其次对于生命的探讨,对于生活意义的寻找,对于万事万物的感悟,都是河源诗歌群落重要的表现方向。

对于生活中细小事物的感悟与体认,阴晴圆缺,离合悲欢,在诗人的笔下都成为一吐为快的写作对象,在清新轻灵的诗歌语言中,似跳突的雨珠滚落在夜的舞台上,诗人们信手写来,有一种生命的愉悦与欢快。如黄贵美的《立春》、骆心慧《孩子们的脸》、曾小辉《心桥》、丘新会《山行》、刘莹莹《水之舞——观河源喷泉》、曾竸《青春之歌——致青年朋友》、六月玫《四季歌》等作品都表达了对于生活表象精致的情绪。其中尤其可喜的是曾竸尚是一位在学的中学生,也许我们可以期待另一颗诗歌的新星从这一方热土升起。

诗歌是打开生命内在的密码,追问生命的方式有许多种,诗歌无疑是最崇高的。对于个体生命我们一直未曾真正的认识过自己,在此过程中,寻根成为一个传统的方式。于是,我们在诗人们的作品中看到最多的正是对于家乡以及代表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湖一石的描写歌颂与怀念。如诗人阿桃歌的《千里之外》,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从一枚“带泪的贝壳”开始,到最后直接对于家乡名字的深入抒情“一起回到河的源头/让万绿湖再一次丰满……”其间的“鲤鱼”、“湖水”、“水草”、“牛羊”等无一不是河源万绿湖的特色风物,也无一不是诗人于诗中显现的化身,每一节诗歌都是一个游子对于家乡的炽热呼唤,是对于自身永远游弋于万绿湖的深深渴望。其他如何小流的《启程》、骆海娟的《一个人上路》、曾咏梅的《故乡是把老椅》、朱安娜的《秋日絮语》、骆宇嫦《给奶奶的诗》、陈芬《流年》等作品,其中投射出深沉的对乡土亲人的思念与热爱之情,文字朴实,情感真挚感人。

诗人们正是在这些草木与亲人身上,通过诗歌的接口,完成了对自身所属世界的确认和归属。从这个意义上,正可以体现河源诗人群落的诗歌特色如同这一片土地本身,在不事奢华的朴实安详中,共同构建了具有地域意义的诗歌特色。

诗人天生比其他的人更敏感也更灵敏,以语言的手段打通生命的另一扇门,在具体事物中探寻蕴含其中的深意,从而去突破被空间或时代局限的生命自身,走向丰满,是河源诗人写作的第二特征。从这点上说,他们虽然没有比其他人走得更远,但已经有了不俗的尝试与突破。如吴楚生的《矛○盾》、梁雯《致彼岸的树》等作品通过充满生命隐喻的“矛与盾”、“彼岸的树”等有所自觉的感知人的处境及生命的道路。罗丽丽《诗人的姿态》更是通过诗人理性独立以及其与生俱来的使命写出了诗人对于一个或更多时代的意义。它已经不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个隐喻或形象,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他已是所有诗人的代表。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河源这一片并不特别丰腴的土地上产生了这么多热爱诗歌的人们。

邓醒群《关于春天》及黄小丹《灯下》是最给读者带来阅读惊喜的作品,在语言、节奏以及内容的丰满度和结构等方面可以说代表了河源诗歌群落较高的水平。两位诗人风格稍异,但是对于时代的关心,对于人的关怀,对于现实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zn/22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