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旻花开时节又逢君

“你来了,花就开了”,喜欢这样一句诗,花儿开了,我就来了,或许是董永和七仙女传奇的一个默默约定,我来了,一顶柳帽,一支柳笛,将我唤回童年,采集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编成一个花环挂在脖子上,绿染的蝶衣,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了迈着莲步下瑶台的七仙女了,难怪这里的每一条路都通向一个故事,吸引着我走进这些跟路一样长而神奇的故事里。

风从河床里呼啸着过来过去,偶尔将我的衣襟掀起,我笑着跑在颠簸不平的阡陌上,若一只欢快的鸟,叫声尖锐,身形矫健。董永故里的流水之上,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拱桥,桥上定是少不了一个故事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定是七仙女和董永了。

当年仙姬七女眷顾的这块圣地,董永故里汇聚着东台西溪古镇及附近地区与董永传说有关的地名多达50多处,有鹤落伦、槐阴庄、辞郎河、傅家舍、金钗井、舍子头,以及“东鞋庄”和“西鞋庄”,至今仍有老槐树、缫丝井、辞郎河、董永墓等保存完好的古迹。

辞郎河畔,鲜花盛开,鸟鸣鹊唱,凉亭水榭。刚吐绿的垂柳掩映下,鹤落伦,据说是当年仙姬七女为董永卖身葬父的一片孝心所感动,驾鹤下凡的地方。清嘉庆《东台县志》所载:“董永,东汉西溪人,家贫,流寓佣工,贫无以葬,自卖其身,贷钱以葬,孝感天下。”因了这个动人的传说,桥多了份情致,倘若手扶栏杆,双眸远眺,便是宋词里的凭栏意了。闲愁千古,水流千古,连打桥上穿过的风,都氤氲了七仙女的香气和灵气。

董永庙前人头攒动,香火缭绕。此庙始建于汉,位于肝肠河和辞郎河之间的董贤村,董孝贤祠内,孝子董永传说作为民间文学被列入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从而成为这个民风淳朴的水乡人千古摹仿效尤的学习典范。

传说《天仙配》里的老槐树就长在台南的十八里河口,董永和七仙女就是在这棵树下指树为媒的,荫庄村就由此而得名,现在的殷庄即由此演变而来。

泥土中腥的,厚的,黏的味道穿过绿油油的庄稼,入了我的喉鼻,在这一刻,我突然感觉到自己是土里生出来的娃娃,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泥息气,土滋味。我是闻着炊烟的气息抵达殷庄的。一股白色的炊烟轻柔地抚摸我,这让我想起唤我回家的母亲。村子里处处飘着草木泥土的清香,我急急寻找那棵老槐树,当走近时才发现,从树根、树干、到树叶,一棵树早已完全舍弃了自己,那棵老槐树在文革时被砍掉了,这棵树下,曾经的绿荫鸟叫、牛羊反刍、乡村烟火,图腾了殷庄人的纯朴和善良,见证了殷庄人沉甸甸的希望和汗水,也传承了殷庄董永和七女的勤劳的品质,现在的殷庄是殷实而富有的,从这里走出的儿女们无论走多远,即使长成一棵树、老成一片叶都永远尊崇董永,以忠孝为荣。

阳光暖暖照着风中的河流,我似一条船驶在董永故里无穷的时空上。风摇着,水荡着,夹岸的菜花则更是把人的魂魄摄了去,那纯正得令人起敬的金黄,随着河堤的弯曲,不知绵绵地伸到哪里去—或许是天边?抑或是离人的心上?然而那太阳一样的颜色,却把整个春天都染透擦亮了,就连人们的眼眸里,也洋溢着灿烂的金黄,时有轻风吹来,送来远处缥缈的歌声,犹如从另一个宇宙里传来的天籁之音,叫绝的是那菜花的芬芳,使整个天地都变成了一个装琼浆的坛子,叫万物都沉醉去里面,如梦如痴。朵朵盛开的桃花灿若云霞,无拘无束地怒放着,如果真有一个七仙女高高在上地看着我,在她的眼里我也许会是一朵小小的云彩吗?

船,好像只能属于水了。那些河水难道就是七仙女曾经的相思泪吗?想必那条河一定是他们曾经的断肠河了。传说这条河是七仙女与董永相守百日后,天帝催归时,董永与七仙女依依惜别,在河边哭得肝肠寸断、难舍难分的地方,故得名“辞郎河”。如今它的轨迹,它的神态,它的喜怒哀乐,似乎都与水有关,它蕴涵着怎样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似乎全托付给流水了。

走在董永的传奇里,便没有了退路。

“烟墟腌蔼野晖斜,问讯溪中仙女家。一自杼声闻下里,千年流水出寒沙。离尘古瓷自生藓,照影今人谁似花?环佩遥遥不可遇,荒原徒倚暮云遮。”这是清平民诗人吴嘉纪为缫丝井赋的诗《咏缫丝井》。西溪梨木街中的缫丝井就是当年七仙女取水织锦的地方。沿着西溪往南走还有个地方叫“金钗井”,传说是天兵欲抓走七仙女时,董永在后面拼命呼号追赶,天兵想加害董永,为了保护董永,七仙女就拨下头上的金钗在地上划了一根线遂成一条河拦住了董永的追路,七仙女将金钗插在地上就成了两口井,七仙女回到天庭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天帝震怒,七仙女只好将孩子送到人间给董永扶养,丢下孩子的地方叫“舍子头”,孩子被董永抱回时哭闹乱蹬掉下的两只鞋现在分别叫着“东鞋庄”和“西鞋庄”。

空气中弥漫着庄稼清香的味道,嗅一口,入了心肺,清新而迷人。行走在风景里的人已然百转柔肠,脚步急促,在这些地方曲曲折折绕了一回,摆几付姿态,留几张照片,便算是到了董永故里走了一回。日后我的女儿问道,董永故里么,便是我身后的董孝贤祠,董孝贤祠门前的那缕久久缭绕的香火……

夕阳给大地罩了一层艳红,整个田野和村庄被包裹在落日的余晖中,谁家烟囱里冒着白茫茫的一缕烟,升腾在空中,与那些火烧云连在一处,成了画布上的景。我不是画家,画不了董永故里的钟灵毓秀,我也不是诗人,写不出董永故里的点点情怀。然一草一木总关情,那些与董永故里传奇被罩在变幻无常的光线里,被岁月的快门所曝光,印成七彩的图片,定格在我记忆深处,不褪色,不舍弃,难忘却。

赵峰旻,笔名新绿沐风,作家,记者。作品散见《雨花》《海外文摘》《青海湖》《青春》《百花园》《散文选刊》《安徽文学》《短小说》《经典阅读.中学生版》《扬子晚报》《杂文报》《微型小说月报》《兰州晚报》等全国各大报刊。作品选入《中国当代散文大观》《全国百名作家励志典藏系列丛书》等选本选刊,并作为高等院校教案和高考阅读教材。

出版《一样花开为底迟》《与太阳一起行走》(纳入中学生教辅书)《董永故里行》《烟火?流年》等文集。曾获孙犁文学奖、全国年度散文一等奖、全国乡情散文一等奖、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盐城市政府文艺奖等各类奖项。

东台作家协会秘书长,杂文学会副会长,电视文学协会副主席,盐城市散文协会副秘书长。《海韵》文学副主编。

“东园生活”社区生活APP

喜欢这个平台的朋友可以扫一下







































治白癜风成都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zn/22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