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故事征文阳台上的麦田

  上一辈子也不曾料到的事情,生活了多少代的村庄,翻耕了万千遍的土地,似乎一夜之间便“销声匿迹”。

  宁静悠远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柏油大道;古朴典雅的粉墙青瓦,变成了生冷冰硬的摩天大厦。曾经熟悉的连有几个蚂蚁洞都了如指掌的这片土地,突然间就搞得人晕头转向。一切都似曾相识却又如此陌生;一切都看似那么美好,却又心生茫然。

  唉!从此不再闻晨鸡鸣,夜狗吠,再不见炊烟袅袅,薄雾浅浅。

  三年了,父亲还没适应“城市人”这个新身份,用他自己的话说,大概这辈子也做不会城里人了。用了多少年的锄镰镢锨,当初往楼上搬得时候也没舍得送人,规规整整地摆满了储物室的一面墙壁。每年逢收遇种时节,就拿到日头底下侍弄一番,三年没下地了,他闲闷出了一身的病,总觉得这些家伙什,常年待在阴暗的储物室内也会生病哩。

  我们都疲于在外打工,比那些老资格的城里人更需要钞票,因此一年也难得回一次家,也因此,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就几乎成了父母的日常生活。但从去年开始,父亲就懒得动弹了,而且还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麻,更是时不时地发一些无名之火,如若没有特殊的事,他宁愿一整天待在楼上,搬一把旧竹椅坐在阳台,痴痴呆呆地望着窗外,有意无意的一下下叹息。

  母亲每看到父亲如此,也只能在背后无奈地摇头。

  也就在去年秋天的一个午后,父亲又坐在了阳台上,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母亲拿过一件外套给他披上,说:“都快寒露了,别把窗子开那么大。”

  “是啊,寒露了,又该种麦子了。”言语之中满是失意失落。

  蓦地,父亲站起身,急急地穿上外套,喊道:“老伴,赶紧给我找个大点的袋子,我出去一下。”

  瞅父亲这激动的样子,似乎是要去办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母亲忙去厨房寻了一个面袋子塞到他手里,问:“你这是干啥去?心急火燎的。”

  “我去弄点土和麦种。”

  “弄那干啥?”

  “甭问了,回来你就知道了。”父亲边说边“噔噔噔”地下了楼,从储物室推出一辆单车,“飞身”上去,几下就没了人影。

  母亲在楼上瞅着老伴这股劲,心里还有些发毛,暗暗嘀咕:这死老头子,别是憋疯了吧?

  黄昏时分,就见父亲驮着满满一袋土,,满面春风地来到了楼下,打住车子,毫不费力的一下把袋子拾到了臂膀上。尽管孙子孙女早以候在楼下,但他死活不让插手,并且一口气就扛到了高在四楼的家。放下土,又从衣兜里掏出几大把麦种,足有一斤多,粒粒饱满结实。母亲也不禁看得有些眼热。

  “老头子,你打算把这种到哪儿?”

  “这你就甭管了,你就等着明年给这俩小宝贝,熬一锅又新鲜又喷香的麦仁饭吧!”

  母亲有些不以为然,俩孩子却齐声欢呼雀跃。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跑到了市场上,买回来十几个长方形的大大的泥制花盆,刚好绕阳台一圈,可土却不够了。又急急火火地弄了一袋回来,与昨天的那袋掺匀,不干不湿,正宜播种。

  从头至尾,父亲不让母亲掺和,以至于“耕作”结束之后已是筋疲力尽,却也有一种久违了的舒坦、踏实。

  自然条件下,小麦播种后一周左右,便能破土而出。也许是在密封的阳台上的缘故,才五天,阳台上就铺满了一层鹅黄,一派生机,更有万千希望。父亲对待这片“麦田”,比起对待自己的儿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此,阳台上没有了叹息之声,有的只是一位朴实的老农,在他的这一方“田地”里辛勤劳作的身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有付出就有回报。转眼,春意已浓,麦苗开始拔节,抽穗,且棵棵健壮挺拔。小小的阳台宛如一片绿色的森林,清新清香的空气在整座楼房里弥漫,让人一整天都心情舒畅,也给这条街区凭添了几分田园之美。

  “想不到这东西在花盆里也能长这么好”,每每听到来访的老邻由衷的赞叹,父亲心里那个满足啊。

  很快,阳台上又呈现出了一片耀眼的金黄。俗话说“麦熟一晌”,父亲早早的就把几年未用的镰刀磨得锋快。

  母亲说:“这几棵麦子用得着这样折腾吗?”

  瞅着金灿灿的麦穗,父亲诡秘地一笑:“你不懂。”

  这天是父亲六十大寿,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不会因这回家,但均打来了电话,再加上他的“麦田”也将在这个午后收获,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一高兴就贪了杯。母亲也不想扫了父亲的兴,毕竟是大寿,更何况好几年都没见他这样了,就由着他喝了个痛快。

  吃饱喝足,父亲让母亲到楼下储物室给他拿来了镰刀,就踉踉跄跄的往阳台走去。母亲见他确实喝多了,就劝他休息一会再割也不迟。

  父亲还真觉得有点累,便听从了母亲的话,却不上床,而是让母亲把旧竹椅又搬到了阳台上。他半躺半坐在竹椅上,拿一双迷离的醉眼,打量着这一阳台的金黄,很惬意,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老伴,你估计,这些能打多少斤?”

  “得十多斤吧。”

  “哈,还真不少,留下麦种,还够你熬好几锅稀饭的。”

  “可是好几锅。”

  “也多少给孩子们省了点吧。”

  ……

  父亲的声音渐渐微弱,朦胧中,感觉自己的身体愈来愈轻,风一吹,竟飘出了窗外。如一朵白云,飘呀,飘呀,飘过嘈杂纷乱的柏油路,飘过高耸入云的大厦,一直飘到了广阔的田野之上。金色的麦浪随风涌动。

  蓦地,父亲看到了涌动的麦浪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舞动镰刀,挥汗如雨……

作者简介:

  徐风自由写作者。年末提笔,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扬子晚报》、《泰山晚报》、《西安晚报》、《兰州晨报》、《西南商报》、《中国电影报》、《黄河口晚刊》,以及《山东文学》、《四川文学》、《思贤文学》、《京民文苑》、《博爱》、《中学时代》、《泰山文化》、《悦读》、《新襄阳》等报刊杂志,有文字入选、《齐鲁文学年展》。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zn/22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