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痛不死癌症ldquo痛风

北京医院治雀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638.html

1.常用经方

四妙散类

四妙散是由朱丹溪二妙丸(苍术、黄柏)加牛膝、薏苡仁而成,出自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

方中苍术苦温,燥湿健脾为君药;黄柏苦寒入下焦而祛湿热毒邪;牛膝活血化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薏苡仁入阳明经,祛湿热而利筋络。

苍术挥发油所含的苍术素、桉叶醇和茅术醇等成分,具有改善脾虚、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抗炎的作用;黄柏可显著地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牛膝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改善循环、扩张血管、促进炎症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薏苡仁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温和的镇痛抗炎。

以上四味药合用可促进尿酸排泄,可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根据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的病症特点,治宜健脾利湿,清热止痛,四妙散为上佳选择,临床经广泛运用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良好。

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药用:桂枝、白芍、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片、甘草,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之功效,主治风寒湿外袭肌体,渐次化热伤阴所致关节肿痛。

方中附子与桂枝温经散寒、通阳宣痹,桂枝配防风、麻黄温散表湿,白术、附片助阳除湿,芍药、知母养阴清热,甘草和胃调中,诸药相合,表里兼顾,养阴而不碍阳,温散而不伤阴。

相关研究发现本方能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表达,提高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血清IL-4的表达,降低血浆炎症因子IL-1、IL-6、TNF-a水平,具有抗炎作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效。

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由金元医家张元素所创,全方由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白术、当归、人参、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甘草组成。具有通络止痛、调和气血、疏风清热利湿的作用,被称为治疗“湿热疼痛之圣方”。

相关研究表明当归拈痛汤及各拆方组可以同时促进Fas/FasL-mRNA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凋亡,削弱炎性滑膜的破坏作用,降低炎症因子IL-1、IL-8、TNF-a的水平,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白虎桂枝汤

白虎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生石膏、知母、桂枝、粳米、甘草等组成。

方中生石膏为君,辛甘大寒以制阳明内盛之热;知母为臣,苦寒润燥以滋阴助石膏清肺胃之热;甘草、粳米益胃护津;桂枝疏风通络,共奏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效,临床适宜治疗湿热型痛性关节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5-HT的合成和释放,抑制K+的释放,使关节周围组织中的致痛因子浓度下降,抑制了局部组织中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名医经验

病因病机

朱老认为本病乃浊毒瘀结,脾肾二脏清浊代谢失常,金实认为病机关键是风湿浊瘀,痹阻经络关节。目前多数医家认为此为本虚标实之证,或肝气郁结,横逆克土,或肥甘厚味伤脾,久之脾损及肾,内生湿浊毒邪,痰瘀互结。

湿热瘀毒为标,肝脾肾亏为本,治疗当以利湿泄浊、健脾补肾为主,临证常分为6个主要证型:湿热、痰浊、血瘀、寒湿、肝肾亏虚、脾虚等。

治疗

从祛邪辨治

鲁昌贤认为如以热邪较盛,兼有风湿两邪可用三妙散、白虎加桂枝汤、薏苡仁汤、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其中之一,清热祛风,除湿通痹。常用药物有山豆根、防己、秦艽、臭梧桐、薏苡仁、豨莶草、络石藤。

沈丕安强调早期祛邪为主,善用藤类药物镇痛抗炎,侧重顾护脾胃,自拟复方马齿苋汤:马齿苋、生地黄、秦皮、车前子、桑白皮、忍冬藤、羌活、陈皮、络石藤、佛手、甘草。

从内毒辨治

痰饮、水湿、瘀血等均为内毒。朱老恪守“泄化浊瘀”法则,常以土茯苓60-g为主药,配伍萆薢,并常加入血肉有情之虫类药,搜剔钻透、通闭解结。常用药有:土茯苓、萆薢、威灵仙、薏苡仁、泽兰、泽泻、赤芍、秦艽、桃仁、炙僵蚕、蚕沙、地龙等。

李富玉创立毒病学说,利湿解毒泄浊法贯穿始终。主要治疗方法如下:清热利湿解毒法,三妙散加秦皮、土茯苓、忍冬藤、防己、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解毒法,身痛逐瘀汤加减;通腑泄浊解毒法,小承气汤加减;补肾益肝解毒法,知柏地黄丸加减;疏肝调脾解毒法,柴胡疏肝散与平胃散加减;健脾和中解毒法,异功散与温胆汤加减等。

鲁昌贤针对痰瘀痹阻型患者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桃仁饮、身痛逐瘀汤等其中之一加减。常用药物有牡丹皮、制大黄、赤芍、三七、郁金、茜草、丹参、穿山甲、虎杖、地鳖虫、凌霄花、虻虫、斑蝥、川芎、乳香、延胡索、莪术、姜黄、鸡血藤、桃仁、红花、牛膝、清半夏,胆南星、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

宋绍亮倡导六法合用,创制祛毒之剂:清热解毒如大青叶;燥湿解毒如黄柏、苍术;活血解毒如水蛭、虎杖;利湿排毒如萆薢、土茯苓;清热排毒如熟大黄;益气化毒如生甘草、薏苡仁等。

黄宏兴重用土茯苓、薏苡仁清热利湿,配以生地黄、丹参等凉血活血。基本处方如下:土茯苓30g,黄柏10g,薏苡仁20g,茵陈20g,苍术10g,牛膝15g,地榆15g,生地黄10g,丹参15g,益母草15g。

从肝脾肾论治

路老采用《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疏肝行气、和血止痛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用:柴胡12g,白芍10g,陈皮10g,炒苍术10g,炒枳壳12g,泽兰12g,萆薢15g,土茯苓15g,益母草15g,醋香附10g,甘草4g,生姜2片。

邓运明提出补气健脾、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治疗法则,自拟痛风清消汤:苍白术各15g,牛膝10g,黄柏10g,薏苡仁15g,金钱草15g,车前草15g,白豆蔻15g,徐长卿15g,土茯苓30g,萆薢15g,重楼15g,蒲公英15g。

张吉从健脾补肾,利湿清热入手,自拟经验方:萆薢、篇蓄、瞿麦、酒大黄、茯苓、泽泻、车前子、猪苓、香附、制黄芪、延胡索、郁金、灸甘草;针灸亦本于脾肾二经,取穴大椎、行间、太白、解溪、三阴交、丘墟、阴陵泉为主穴。

分期辨治

急性期

金实采用清热凉血、袪风泄浊法,常用方:生地、泽兰、黄柏、牡丹皮、石膏、防己、白芷、蜈蚣、通草、威灵仙、泽泻、甘草。

周贻福自拟清热利湿汤:粉萆薢15g,忍冬藤30g,金钱草15g,防己10g,威灵仙20g,泽泻10g,土茯苓10g,牡丹皮10g,黄柏10g,山慈菇12g,连翘10g,生甘草6g。

冯兴华选当归拈痛汤合四妙丸加味。

陈湘君每方必用萆薢、土茯苓二味。常用方药:生白术、生黄芪、茯苓、生薏苡仁、怀牛膝、生山楂、莱菔子、茯苓、山慈菇、野木瓜、鸡血藤、川芎。

房定亚认为此期重在清热解毒、化瘀通络、利湿泄浊。常用处方:葛根30g,威灵仙20g,土茯苓30g,苍术12g,汉防己20g,黄柏10g,生石膏40g,马齿苋30g,知母10g,桂枝10g,生甘草10g。

林昌松运用四妙散加味:黄柏15g,苍术15g,意苡仁30g,牛膝18g,萆薢30g,土茯苓30g,浙贝母15g,泽泻15g,车前子20g,泽兰15g,甘草6g;配合局部外敷双柏散利湿消肿。

张永杰方药多以土茯苓、萆薢、威灵仙、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当归、赤芍、独活、续断、泽泻、防己、秦艽、甘草等,配合生大黄30g,苏木30g,金银花30g,薄荷15g,黄柏15g,川牛膝15g,两面针15g。早晚各1次,外洗用。

胡玉灵用三妙散加减,基本方:苍术、萆薢、土茯苓、黄柏、泽兰、赤芍、红花、川牛膝、蒲公英、金银花、地龙、僵蚕。

慢性及间歇期

金实此期常用方:当归、黄柏、蜈蚣、威灵仙、泽兰、萆薢、通草、泽泻、桃仁、山甲、甘草等活血通络,利湿泄浊。

房定亚在急性期用药的基础上配用补益肺脾肾之品。常用处方:葛根30g,土茯苓30g,滑石10g,石韦10g,威灵仙20g,苍术12g,汉防己20g,黄柏10g,川牛膝15g,马齿苋30g,山慈菇10g,茯苓20g,萆薢20g,百合30g。

张永杰间歇期用药选黄芪、白术、陈皮、车前子、土茯苓、防己、薏苡仁、泽泻、蚕砂、萆薢、木瓜、防己、地龙等。

周福贻自拟温肾健脾汤:熟地黄15g,杜仲10g,桑寄生15g,补骨脂30g,牛膝10g,白术10g,桂枝10g,党参10g,威灵仙20g,当归10g,土茯苓10g,伸筋草15g,炙甘草6g。

冯兴华慢性期方选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味,间歇期方选四君子汤加味。

分型辨治

张明将本病分四型论治:风湿郁热证仿李东垣拈痛汤意,予虎杖痛风饮清热除湿,祛风通络,药用:羌活、虎杖、全当归、黄柏、苍术、川牛膝、茵陈、茯苓、猪苓、泽泻湿浊内蕴型予茵连痛风饮利湿降浊,药用:茵陈、茯苓、白术、连钱草、秦艽、土茯苓、泽痰瘀痹阻型予归芍痛风饮祛瘀通络,通利关节,化痰散结,药用: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木瓜、茵陈、威灵仙、海风藤、猪茯苓、青陈皮、连钱草、土久痹正虚型宗黄芪防己汤意,予芪术痛风饮益气补肾,利湿通络,药用:生黄芪、山萸肉、防风、汉防己、白术、当归、猪苓、土茯苓、陈皮、伸筋草、茵陈。

林昌松在慢性期分为四型辨治:肝肾亏虚型用独活寄生汤;脾胃亏虚型用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型用《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瘀血阻络型《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崔公让将本病分为湿热血瘀型、血瘀型、脾虚血瘀型。自拟祛痹痛风饮:葛根30g,柴胡9g,黄芩、山慈菇、金果榄、两头尖各12g,木贼草15g,大黄6g,甘草10g。湿热血瘀型加生石膏;血瘀型去金果榄、黄芩,加茜草、泽兰、桃仁;脾虚血瘀型合八珍汤。

刘再朋教授将本病分为五型:湿热下注型、瘀热阻滞型、痰浊凝滞型、脾气虚弱型、肝肾阴虚型。自拟痛风定痛汤:金钱草、土茯苓、海金砂、汉防己、盐黄柏、车前子、肥知母、福泽泻、细生地、广地龙、生石膏、伸筋草等加减治疗。

吴元生将本病分为湿热内蕴与内寒外热二型,采用标本兼顾、内外分消的方法,湿热内蕴型治宜健脾渗湿、清热养阴,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内寒外热型治宜健脾渗湿、寒热分消,内服防己黄芪汤加味;外用痛风洗剂:大黄、黄柏各30g,生川乌、生草乌各9g,独活、赤芍、怀牛膝、没药、乳香、红花、桃仁各15g,冰片6g(外洗)。

3.小结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辨证论治,可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不足之处在于诊断分型标准不一,强调各家经验,缺乏统一指导及规范,多注重疗效观察,对深层次的原因仍研究不够,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对于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和研究,规范中医辨证分型,从根本上提高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研究水平。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10月12卷20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zn/28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