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榆中县委宣传部、榆中县文明办、榆中县广电台开展了“榆中好人”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县人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经网络投票和评审委员会集中审核评议,现确定“榆中好人”4名。根据评选工作程序,现将“榆中好人”简要事迹予以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5月23日前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榆中县文明办)反映,—,电子信箱:
qq. 1.马安武(敬业奉献),男,36岁,中共党员,榆中县中连川小学一级教师年毕业于榆中师范的他在山区任教一待就是15年,在扎根于山区教育期间,他曾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职务,特别是在垲坪学校任教期间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创造了连续三年中考全县前三名的骄傲成绩。随着年合校并点他开始担任中连川小学副校长职务,他整合寄宿制教育资源,努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发起成立了中连川小学春苗足球队,并全身心投入到球队的发展建设上。足球队在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既树立了中连川小学的“一校一品”寄宿制办学特色,也让学校办学理念与时俱进提升档次,还为山区孩子开辟了一条走出大山的成才之路,四年来向广州恒大、四川足协、兰州足球特色学校输送了17个足球苗子,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辽宁卫视等地方电视台、中新社、兰州晚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下更为城乡学校的交流发展架起了一座新时代的桥梁,更有2个足球苗子被选拔前往英国交流学习。四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拼命坚持让中连川小学足球队每年都有20余次的媒体报道。中连川小学足球队也成为了榆中教育发展的亮点,更让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及社会、足球界了解了中连川,了解了榆中。
2.徐莉(孝亲敬老),女,55岁,群众,榆中县清水驿乡太子营村村民
她几十年如一日无私照顾身体残疾的弟弟,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姐姐”两字的深刻含义,彰显了新时代的人间大爱。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弟弟昏迷不醒,高烧退后不久,弟弟行动越来越困难,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小儿麻痹症。从此年少的徐莉便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照顾残疾的弟弟,这一干就是20年。成家后的徐莉为了给父母分担压力,经常抽空回娘家帮弟弟洗洗涮涮,缝缝补补,陪弟弟聊聊天,姐姐的到来成为弟弟唯一的快乐的时光。父母过世后,徐莉坚持将残疾的弟弟接到家里来住,这使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补贴家用,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里的一切事就落在徐莉的肩上。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做饭,喂养家畜,孩子们上学后,安顿好残疾的弟弟,自己又扛着农具下地干活,一忙就是一天……岁月的刻刀在徐莉脸上刻下了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今年55岁的她比同龄人显得苍老许多,但依然无法遮掩她坚毅的神情,平和的笑容。“父母不在了,我这个姐姐还在”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坚信,勤劳和爱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3.丁述学(敬业奉献),男,66岁,群众,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爱心文明委员会”主任
66岁的他有过很多的头衔,退休后闲不住的习惯促成了他如今的状态。“扶贫攻坚提高了上庄村的硬件,我们爱心文明委正在努力提高和改善上庄村的‘软件’……”丁述学这样说。为了维护村里的新路,在他的带领和村民积极参与下爱心文明委在村里成立了,其主旨是在奖励先进、扶老怜贫、济困扶危、激励后进。通过出台的村规民约和管理制度,提高全村人的整体素质,团结互助,和睦邻里,奉献爱心,共建家乡,创立爱心基金,是为了引导人们奉献爱心,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使上庄村人民互帮互助,共建和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年春节前,丁述学带领家人自掏腰包举办村里的第一届春晚,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也纷纷捐款,成功举办了上庄村第一届春晚。在这期间,他还利用大伙的捐款,慰问了村里70多户高龄老人和贫困户,跑了40多里路。成立至今,丁述学他们以爱心文明委员会的名义为孤寡老人翻新住房,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过世的老人举办追悼会,制定村规民约,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如今爱心文明委已经成为了上庄村人心中的雷锋站,村里人说:不管多大困难,总有个人想着你,总有个地方给你前行的动力。
4.金杰性(敬业奉献),男,53岁,中共党员,榆中县社会福利院院长
最初的养儿能防老,后来的只生一个好,如今赡养老人进养老院也已经普遍被大众所能接受。人们思想观念一步步的转变体现在福利院里,也操劳在金杰性的心里。从破破烂烂的四合院到年焕然一新的养老院,金杰性嘴皮子磨破了,鞋底子磨烂了,最终老人们有地儿了。养老院里的成员参差不齐,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精神萎靡、有的肢体残疾,金杰性说:到了这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好儿子好闺女。年,在他的带领下,养老院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敬老院”。7年间,他为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擦身、换衣,将不能行走的老人抱上轮椅,守在即将辞世的老人身边,让他们安详离去……这是工作嘛,他总是笑着这样说。每到新春团圆夜,总有院长在身旁,这是老人们过年时说的最多的话语。团圆了养老院,缺少了亲人情,七年间,每年三十、初一他都会在养老院值班,给老人们安排团圆餐,陪他们一起吃团圆饭,他把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养老院,把精力都花在了老人身上。为了提高养老院老人们的伙食,他带领干部开垦出了十亩耕地用来种菜种粮,养了几头猪,养了几只羊。我们的老人很多都是农村的,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我们种地,养猪,他们也觉得和家里一样。金杰性说:“人人都会老,人老了就会出现各种情况,谁都预料不到,这很正常。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让每位老人过好晚年,让他们有一个温馨的家,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多一些快乐,多一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