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本报记者的跑腿牵线下,周大姐滞销的桃子被抢购一空,为救患病父亲准备辍学打工的陈娇重返校园,被烫伤的小凤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终于恢复健康……
新的一年,我们将见证和参与更多的善行。
1
义卖“爱心桃”解农妇燃眉之急
几年前,家住旌阳区和新镇永兴村2组的农妇周义芝的丈夫因意外摔倒成了植物人,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去年6月中旬,地里2亩桃子熟透,眼看着滞销就要烂在地里,周义芝十分着急。
获悉情况后,本报通过官微发布消息,帮助周大姐义卖,很快得到众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不断有市民打进爱心热线订购,报社员工和晚报小记者也积极加入摘桃义卖。次日,多斤爱心桃被抢购一空。
近几天,周义芝正在对桃园剪枝、施肥,希望新的一年,桃子能有个好收成。
入选理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爱心桃事件里,众多市民的爱心让我们感动不已,而坚强的周大姐一人挑起家庭重担更让人钦佩。
2
帮助中江救父女孩重返校园
去年2月底,中江县龙台镇稻花村41岁的陈中兵被确诊为NK/T细胞淋巴瘤。正在当地读高一的16岁女儿陈娇为减轻家庭负担,决定辍学外出打工赚钱为父亲治病。
本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市关工委、当地政府着手帮扶陈家,同时也有热心读者送去关爱,随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陈娇终于重返校园。
入选理由
16岁的孩子,原本应该努力学习、快乐生活、憧憬未来,然而家中的变故,让这一切成为奢望。虽然遭遇了不幸,但有了社会各界的关爱,陈娇同时也收获了幸运,继续求学之路。
3
帮被拐母子联系买到火车票
去年11月27日,被拐至江苏28年的杨会兰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和儿子回到了家乡。12月5日,杨会兰母子准备回去办事,但因户口还没恢复没法购买火车票。
接到求助后,记者先后联系到了德阳火车站、德阳火车站派出所、孝泉派出所。最终,派出所成功为其开具证明,让母子俩顺利购到火车票。
杨会兰的儿子朱军说,新的一年,他决定辞去原来的工作,带着母亲、养父、妻子在德阳定居。
入选理由
时隔28年重返家乡,但户口被注销恢复需要时日,而母子迫切需要回去处理事情。本报记者帮忙跑腿,既为解决母子俩的燃眉之急,也是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
4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bbts/2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