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ldquo新时代兰州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培育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和上进心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5月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校外办联合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的“新时代兰州好少年”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经学生推选、学校推荐,市教育局等部门及各区县,兰州新区、高新区推报,候选人公示、公众投票,评选委员会综合评议,评选出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10名。现将“新时代兰州好少年”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树立起青少年身边的榜样,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明星”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分别是:王奂尧、冯晓斌、刘懿萱、刘峻诚、仲祖贤、李伊雨果、李佳楠、沙瑞、蓝浩天、魏子宸。

人物介绍

王奂尧,女,11岁,汉族,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

因为从小学习芭蕾,舞蹈让她变得自信,也培养了不服输,乐观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她参加专业记忆思维训练,掌握了快速记忆的基本功,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1分钟可阅读字以上,5分钟可记忆字,轻松达到很高的学习效率。她喜欢学习英语,成绩优秀,曾获得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甘肃总决赛二等奖。

她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一些孩子生活贫困,便涌起了帮助他们的愿望。她得知有一名与自己同岁的小女孩,家中只有奶奶一位亲人,生活非常困难,就毅然将自己积攒下来的多元压岁钱全部拿了出来,把钱和学习用具送到了小女孩的手中,在父母的陪伴下,她也经常去看望这个女孩。她还是社区的志愿者,经常帮助他人。

冯晓斌,男,13岁,汉族,永登县民乐乡初级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

母亲在他3岁时离开了家,父亲常年在外务工,他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年,爷爷患病卧床,病情日益严重,他便担起了照顾爷爷的重任。由于病魔的长期折磨,爷爷的腿已经像麦秆一样细,无法支撑身体,只能在床上大小便。每当这时,他便准备好纸巾、塑料袋、一次性手套、开塞露等。他用夹子将排泄物夹到塑料袋里,夹不起来的就用手处理,然后再用纸帮爷爷擦洗干净。

爷爷去世前的一个月,他总是被自己的骨头硌的疼,有好几处都烂了,常常疼得合不了眼,他和父亲便轮流照顾爷爷。白天他在一旁写作业,当爷爷呼唤他时,他便抱起爷爷为他翻身。晚上,他守候在爷爷身边,不断地为爷爷翻身、按摩……

刘懿萱,女,10岁,汉族,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阳光女孩”刘懿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文明和美德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热爱自然、关爱生态,热心公益、关心他人,还积极倡导大家拒食野味,爱护环境。她热心社会公益,经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小小志愿者”“文明小卫士”等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加社区“创建文明城市、整洁美丽家园”“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等文明创建和公益宣传活动。她多次参加“献爱心助学送温暖”爱心捐助活动,用积攒的压岁钱资助临洮县辛店镇贫困村的一名困难学生。

她还积极参与到抗疫行动中,每天坚持4个小时协助小区卡口点的社区工作人员,对进出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出入登记,劝导人们戴口罩、不聚集聊天,为这场特殊的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峻诚,男,17岁,汉族,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高二·三班学生。

他是一位普通的00后,善良、极富正义感。他于年9月正式注册成为志愿者,进入高中后又加入了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怀安青年志愿者协会、甘肃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志愿者组织。疫情发生后,他又积极参加了兰州市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在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他先后担任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怀安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社长、城关区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第四临时团支部书记等职务。自成为志愿者以来,他参加了慰问退役军人、春运暖冬行动、兰州市防疫志愿服务活动、黄河石林水域保障等20多次大型志愿活动。截至年4月9日,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小时。

特别是在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他在城关区酒泉路街道连续执勤50多天,开展了搬卸爱心物资,参与消杀、宣传等工作。

仲祖贤,男,10岁,汉族,皋兰县魏家庄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

在大家的眼里,他是毫无怨言的好弟弟;在患有脑瘫的哥哥眼中,他是最贴心、最勇敢的弟弟。大家常常看到他熟练地接过哥哥的书包,挎在肩上,牵着哥哥的手,多年如一日地沿着曲折的乡间小路。在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家里人就与学校沟通,把哥俩分在一个班,方便他照顾哥哥。每天下课铃一响,他就带哥哥去卫生间,回到教室安排哥哥坐好,他还要给哥哥接水,喂他吃东西。哥哥经常流口水,他的口袋里就一直装着纸巾和凡士林,随时替哥哥擦干净。冬天,哥哥的下巴被口水浸得红肿皲裂,他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哥哥的下巴抹一层凡士林,他把哥哥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哥哥不会讲话,但时时刻刻依赖着弟弟。每天放学回家,他还要帮忙做家务。每天写完作业,他就带着哥哥读书,手把手教哥哥学写字。

李伊雨果,女,12岁,汉族,城关区水车园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

在家里,她孝敬长辈,主动帮助姥姥分担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在学校,她勤奋好学,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并成绩优良。她爱好广泛,富有探索精神。她从小就坚持每天练钢琴,并多次在大赛中获奖。她喜欢绘画,多次获得各级奖励。她是学校合唱团成员,曾赴维也纳、美国参加比赛。她是小主持人,经常主持区、校的大型活动。她既是学校排球社团成员,也是班级篮球队队员,年曾和同学一起到美国克利夫兰NBA训练营进行篮球训练。

特别是年,她参加了省博物馆讲解小志愿者招募活动,经过考核,她成为了一名见习小志愿者。为了更好的做好讲解工作,她把每周仅有的一个休息日都放在了博物馆,经过刻苦拼搏,她获得庆祝甘肃博物馆建馆80周年青少年志愿者讲解大赛少年组第一名,也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讲解志愿者。

沙瑞,男,11岁,汉族,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当别的孩子正在享受欢歌笑语的童年时。他却迎来了一条坎坷不平、充满磨难的人生之路。1岁时,他因为听力残疾而植入人工耳蜗,自此后,他风雨无阻地参加各类康复训练,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了说话,融入了有声世界。上学后,他勤奋刻苦,积极进取,虽然需要花比别的同学多几倍的时间来学习,但他自强不息,严格要求自己,以火一般的热情认真学习。他谦虚好学,善于和人交流,每每遇到难题,总是积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尽管听力是一级残疾,但他坚持学习书法和小提琴。自年学习小提琴以来,他一个音、一个符点、一根弦,无数次的练习,坚持不懈的学习,从不松懈,积极与命运抗争,以乐观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音乐梦。年,他考取了小提琴六级证书。

李佳楠,女,16岁,汉族,兰州市盲聋哑学校盲六年级学生,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普通农家。

8岁那年,她突然患上白血病,医院化疗,但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面对。化疗期间,她连下床行走都困难,双手手背因连续输液变得青紫一片,护士只能在她的手指、胳膊、脚面、脚趾处轮流扎针,母亲每天看着十分焦心,但她却常常安慰家人,和其他病友一起说说笑笑,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战胜病魔。后来在治疗中血小板细胞降低时引发眼底出血,导致李佳楠双目失明,从此她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两年后,她到焦作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年她随家人迁至兰州,转入兰州市盲聋哑学校。在学校,她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各科成绩优异。课后,她阅读大量课外书,练习乐器,做手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她还经常帮助老师收发作业,协助老师开展班级活动,帮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难题。她乐于助人,常常帮助较小的同学提开水,教他们如何整理内务,她和同学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就像兄弟姐妹一般。

蓝浩天,男,15岁,汉族,兰州市第六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

他是甘肃省无偿献血服务队分队最小的注册志愿者,但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这个15岁的孩子,可以说已经是老队员了。从两岁起,他就已经迈上了公益之路。他陪父母每月去无偿献血,他稚嫩的声音已经在献血屋里萦绕了十几年之久。父母无偿献血累计约十万多毫升,每次在父母献血的时候,他就做志愿者服务,他总会对爸爸说:“等我18岁时,我要接过爸爸妈妈的‘爱心接力棒’,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年2月,父母在做遗体捐献申请时,他也在一旁默默地支持。

平日里,他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助残疾人家庭,他义卖报纸和父母购买物资一起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炎炎夏日,他参加公益义演,为患白血病的孩子募捐。严冬,寒风凛冽的早上六点,他和父母已经在“春运暖冬”行动的路上。他和父母去贫困地区参加志愿服务时,他用自己1万多元的“压岁钱”和“零花钱”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购买了新棉衣、玩具和20张小床。

魏子宸,男,11岁,汉族,皋兰县石洞小学五年级四班学生。

他出生时左手残疾,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他却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做到、做好。在他五六岁学习跳绳的时候,因为左手握不住绳,老师担心伤他的自尊心,建议他选择别的游戏,但他却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跳绳。他让奶奶用胶带把跳绳的一端固定在左手上,然后不断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跳绳。他坚持学习单手打架子鼓,为了能跟上节奏,一有时间,他就拿着鼓槌练习,练得时间长了,吃饭拿筷子胳膊都会发抖。那年六一,当他第一次在舞台上精彩表演时,阳光自信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年级时,学校组建管乐队,他积极报名参加选择了小号,吹小号需要左右手配合,其他孩子拿起小号放在嘴边的动作,对于他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每天做完作业,他都会拿起小号,套在左手上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可以用左手配合将小号稳稳地放在合适的位置了,并能够坚持吹完《欢乐颂》等曲目。五年级时,老师推荐他参加皋兰县首届中小学科技节创意比赛,他不断地揣摩、思考,一遍一遍地练习,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来源: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于永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jj/25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