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西青年的任逍遥正午回顾

正午的话:

有消息传来,菅浩栋的剧情片《光盲》入围了中国台湾“南方影展”的竞赛单元。今年11月,《光盲》将在台南的影院公映,菅浩栋的电影终于可以在大屏幕上与观众见面了。

在《一个山西青年的任逍遥》中,王琛描述了这名山西青年近似于偏执的电影梦想。写导语的时候,我们商量了很久,最后定下这样一句:“他能成为第二个贾樟柯吗?”贾樟柯是菅浩栋的偶像。

“菅浩栋虚构了电影的结尾——盲人生病,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当他病愈再回到村口时,却发现故乡已经搬迁,整个村子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只有一片黑压压的煤矿。”这是《一个山西青年的任逍遥》中所记述的《光盲》的结尾。我特别喜欢,觉得它有点百年孤独的味道,有点伟大。

我时常想着,无论什么年代,都是成王败寇的。假若菅浩栋日后真的成了贾樟柯,甚至在世俗层面上超越了贾樟柯——比如,拿了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那么《一个山西青年的任逍遥》必然会被翻出来,热播一次。而文中所描述的种种偏执和不合时宜,必将成为天才的先兆,被津津乐道。

当个事后的伯乐一点都不难。

在文章中,王琛还写了他陪菅浩栋去矿场所在的小城市办护照,为出国参加影展做准备。也许,这本护照以后真的能派上用场了。祝贺菅浩栋,祝贺《光盲》。

——正午叶三

一个山西青年的任逍遥

王琛

1

去年劳动节,菅浩栋算过一次命。算命先生人称“韩三”,窝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县城大街旮旯,虽然眼睛看不见,却一直声名远播。菅浩栋好奇地排上队,交了三十块钱,说出生辰八字。稍事沉吟,平鲁县城最负盛名的瞎子推算出了菅浩栋的基本命运:

家庭普通,父母靠不上;对人好,却感情不顺;技术工种,真正爱好在业余;有双挣钱的手,没有攒钱的兜。

菅浩栋当时就震惊了——瞎子韩三万物可察,每句都击中了青年的心——他生在山西河曲山村,父亲是煤矿工人,家里开着小卖铺;年毕业时谈了个女朋友,三个月就离开了他;采矿是实打实的技术活儿,他每次下井要带上百斤的工具;矿工生活累死人,但他很少请假,就是为了那个业余的真正爱好;他一个月挣六千块,在长治是高收入,但一想到那个爱好,就觉得钱永远不够。

韩三掐指一算,菅浩栋28岁以后顺风顺水。

菅浩栋吃了定心丸,稳定情绪,原路乘车,回长治接着上班。菅浩栋不能走,除了下井,他没有其他赚钱的门路。

菅浩栋需要钱。他攒钱是为了拍一部电影。在潞安煤矿挖掘一队,这是个公开的秘密,矿工们觉得,这个刚来的小孩疯了。

2

菅浩栋早就做着不随大流的事情。早在17岁,他在大同市雁北煤校读中专,不愿意按父亲的要求毕业回煤矿,执意报考大同大学。全年级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干。对口升学虽然比普通高考容易些,但对中专生来说仍然很难,复习了一段时间,另一个人放弃了,去煤矿上班。菅浩栋坚持着,考前几个月,他收拾书包,回老家河曲中学,跟着高三学生复习。成绩出来,同学们吃惊地发现,来自煤校的中专生考了多分,接近那年的山西省二本线,顺利被大同大学采矿专科班录取。在雁北煤校历史上,菅浩栋是第一人。

采矿专科班三十多个人,全是男生。菅浩栋没打算做矿工,想在其他方向上寻找机会。他进了学生会,又加入文学社、书法社,因为表现活跃,大二被推选为文学社社长,一当选,他就创办了煤矿学院第一个文学月刊《白桦林》,但令人灰心的是,文学社没有市场,卖力吆喝,有热情的学生也是个位数。当了半年社长,菅浩栋提前辞职了。

不去上课窝在宿舍的日子,菅浩栋守着电脑上网,知道了贾樟柯。后者的经历触动了他。同为山西人,贾樟柯的电影以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nr/18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