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到合工大,回顾六校联合团队实

  适逢建国66周年、合肥工业大学70华诞之际,年10月6日,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六校联合团队实践成果交流发布会在我校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张效英、滁州学院党委书记庆承松,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我校团委负责人应邀出席发布会,与来自合肥工业大学、海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滁州学院六校实践联队相关教师、学生代表30余人参加了成果交流发布活动。六校联合,呼应习大大战略构想   时光倒流两年之前,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为响应这个战略构想,在团中央学校部指导、支持下,由合肥工业大学、海南大学发起,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滁州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组建六校联合“一带一路”政策宣讲调研服务团。该团队在年7月,于兰州大学,铭记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满怀壮志出征。一路既往走来   该六校联合大学生实践团队中的人员来自各个省市,本不相结识的人合作到了一起,相继走过武威、金昌、张掖、酒泉、敦煌五地以及“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   他们齐心协力,探究兰州城市转型、武威土地荒漠化、金昌的循环经济、张掖生态旅游发展、酒泉新能源开发和敦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内在动因。合力策划出计,采取多种优化政策,对症下药,持续探索兰州产业转型,有序推进武威防沙治沙举措,不断推广金昌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张掖生态旅游发展,开发利用酒泉新能源和积极保护敦煌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了脚印,留下了智慧   征两年以来,六校联合实践团队依据“整体筹划,先后错落,有分有合,目标一致”的总体工作安排,通过发放宣讲册、问卷收集、开展访谈和实地走访等方法,借以厘清“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河西走廊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了解当地基层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认知状况,探讨河西走廊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开发状况、利用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课题进行深度调查与探索,并将以系列报告方式,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该报告由一个总报告和六个分报告组成,总报告约25万字,字字都是他们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这群大学生们,在暑期里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智慧,能力与才干,为祖国的美好建设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个暑期,祖国大地上留下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脚印,土地中烙印了他们的智慧,祖国明天的美好中有他们的剪影。征途中,支持与鼓励相伴   “一带一路”政策宣讲调研服务团的实践活动,全程受到诸多媒体的跟踪报道:《人民日报》数字安徽、人民网甘肃新闻、中国日报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科学网、光明网、中国林业网、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爱微帮、中安在线、中国甘肃网、兰州新闻网、《中国科学报》、《甘肃日报》、《海南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30余篇次的系列报道,凸显六校实践联队形成的广泛社会效应和深厚影响力。终点,更是起点。   成果发布会中,六校联合实践团队顾问、滁州学院党委书记庆承松总结了本次活动,并向所有团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汪才明对所在学校支持实践团队的主要经验进行了交流,高度评价了六校联合暑期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和成果,对此次六校联合暑期实践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赞扬。   这一路到了终点,却也是当代大学生为推动“一带一路”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的一个新的起点。实践联队指导教师、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黄丽芹在交流会小结中,阐述了此次暑期联合实践团队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前景,对团队后续工作提出了希望,鼓励联合团队成员积极认真完善后期实践报告。并期望我们当代大学生都能为祖国的美好建设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文稿:郦家豪排版:崔佳彬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nr/21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