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们都是兰州人
作为一位兰州人,你知道五泉山的背后是啥吗?
五泉山背后叫后五泉
知道后五泉这个名字的兰州人其实不多,尤其是年纪小一点的,当然,知道后五泉还曾经是兰州的一处名胜的,就更不多了。
后五泉得名皆因其地处五泉山后的原因。其实,这个名称也只是兰州人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因为一些知道并熟悉后五泉的老兰州人都知道,后五泉真正的“大名”叫做夜雨岩。据说,这个叫法的发端和明肃靖王朱真淤有关。
在《兰州府志》中,关于后五泉有这样的诗句:“夜深籁静,潺潺如雨声。”明肃靖王朱真淤依据此而命名后五泉为夜雨岩。“曾有史书上记载,每年盛夏之际,(明)肃王都将携带家眷一行来这里避暑消夏。”7月下旬的一个正午,我们从文化宫雷坛河坐车,踏上了寻访后五泉之途。而年过花甲的老兰州柏敬塘老先生则充当了我们的导游,向我们介绍起夜雨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后五泉位于八里镇后五泉村阿干河东山沟,系皋兰山西麓一道幽深的沟壑。我们沿着雷坛河一路南行,过西五里铺,继续南行至八里窑,再向东南行约几十分钟后便至后五泉村。后五泉沟壑呈东西走向,车停处为沟谷之尽头,由此处向正南方望,可见一穹隆形状的巨壑,此巨壑长约米,宽约50米。
“这就是夜雨岩,知道为什么兰州人又叫它后五泉?这是因为这里也像有名的五泉山一样,也有5个泉,这5个泉分别是龙泉、伏泉、马黄泉、叶家泉、谢泉。因为后五泉正好背对前山五泉山的惠、蒙、甘露、摸子、掬月等5眼泉,所以,夜雨岩又被叫做后五泉,实际上,在老百姓的口中,后五泉这个叫法比夜雨岩更广一些。”柏老先生指着“穹隆”向我们详细地介绍道。
只是让人略感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我们寻访无果,于沟尽头停留片刻后只好原路返回了。途中,导游老先生很突然地向我们背诵了一首诗———“淡淡笼轻霭,沉沉映落霞。雨余声愈急,风动滴还斜。秋树浮残叶,春山泛落花。翻疑最深处,犹似隐仙家。”他说这是当年明肃靖王朱真淤咏后五泉的诗句中最有名的一首,诗中描写了夜雨岩朝夕不同的景色,春秋各异的风韵。但是随即,老先生话题一转,长长地慨叹了一句:“不过,这一切的美景都只能到诗里去体会了,现在是看不到了!”
后五泉的成因
直观上来看,夜雨岩呈现出穹隆形,从这样的地形和外貌来讲,这是由雨水冲刷所造成的幽谷巨壑,岩石凹陷并且悬空,整体呈覆屋状,岩石内则幽暗昏黑,进入岩内就像进入夜色之中,漆黑幽暗。
后五泉泉水的成因和前五泉相同,都是五泉砾岩中的裂隙水。在覆屋状的岩石顶部的石隙中,有密集得像蜂窝一样的小泉眼,水从小泉眼中渗出后形成水珠,这些水珠昼夜淅沥如雨。而岩水汇成一股泓水,顺刳木渡槽流淌出沟,早年间,附近的村民还用来灌溉农田菜圃。后五泉的泉水水质很好,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后五泉的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真正自然的好水,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五泉一带的果品蔬菜质地优良,特别是冬果梨、软儿梨、萝卜、苴莲、芹菜等,质地细嫩,滋味鲜美,一直以来,这些东西在兰州人心目中有很好的口碑,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
但是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后五泉的树木很多都被砍伐光了,再加上生态失衡,导致后五泉泉水锐减,以致部分泉水都枯竭了。
在清嘉庆年间,夜雨岩被改名为灵雨岩。据说,改名的是兰州道严,因为祷雨有应,严随改名并竖碑纪事。
后五泉名僧宏济
有诗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提及后五泉,必定要提及一人———居留后五泉近50年的爱国、爱教高僧,后五泉灵岩寺住持宏济大师。
在位于后五泉村灵岩寺内的东南角落处,有一座掩蔽于杂草荒丛之间的塔,塔为5级6面,塔前一米开外竖着一通石碑。塔为宏济大师之灵骨塔,石碑为宏济大师弟子所立的“宏济佛法”石碑。石碑正面题有大师诞辰、圆寂以及肉身入塔的时间,碑后留存大师墨迹以及落款等。
宏济大师,又号广参,是北京房山潘各庄人,生于清光绪32年。宏济大师幼年因家境贫寒,8岁便出家为僧。上世纪30年代初,宏济大师到后五泉灵岩寺修行传播佛道,其间,他还曾云游陇上各县,弘扬佛法,名气盛人。而每年农历六月十九,陇上四方善男信女以及官宦名流、文人骚客皆冲着宏济大师之名,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或敬拜神佛,或听大师讲佛传经。其间,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瘠富庶,大师都一视同仁,热情待之,也因为如此,大师得到了许多民众的爱戴和尊敬,以致后来,人们就直接亲昵地称大师为“老师傅”,时至今日,说起“老师傅”,不少上年纪的老人都知道。
宏济大师于上世纪80年代初坐化圆寂,终年78岁。
早年间,后五泉沟口西北角处有一座山门牌坊(今不存),牌坊上有“后五泉”3个苍劲浑厚的大字,它是兰州近代名人榆威将军裴建准于民国37年所写的。过了牌坊,还有一重门,门上嵌有一匾,题书“水石人心”,那是明朝人杨泰升的墨迹。
据史书记载,后五泉由山门进入,地势也由宽变狭,步步渐高。沟内有高大粗壮的银白杨、山杨、蒲柳等乔木及灌木,蔚然成林,隐天蔽日。沟两侧依山建悬楼,有福泉寺、魅星阁、文昌宫、三清殿、灵岩寺等寺庙古建筑,并凿有黑虎洞等石龛。庙内墙上有绘工精巧的佛经故事的壁画,到今天,有些地方还能依稀看出壁画的痕迹,这些建筑雕梁画栋,小巧玲珑,使楼、洞、寺庙浑然一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夜雨岩的岩下有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塑像,老兰州人都叫它“站佛爷”。这尊佛像是甘肃盐务署长安徽人蒯寿枢于年捐资塑造的,仪态庄重,与山水景观相互映辉,给后五泉增色不少。
从许多的名人骚客留下来的赞美后五泉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曾经的后五泉是一派怎样的美景。那时候,山谷幽幽,古树密布,藤萝缠绕,山林寂静,小溪流水潺潺,气候凉爽适宜,绝对是避暑的好地方。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在这里举行的佛事活动更是影响远大,慕名探幽访胜的,不仅仅有来自陇上各地的普通百姓,更有傅作义、邓宝珊等名流,其间,傅作义、邓宝珊他们还曾在山谷的壁间题诗作记,是为美谈。
后五泉寺庙古建筑在清乾隆及同治年间曾遭兵祸,不过后来都又修复了。在“文革”中,它们遭到了严重的“人祸”———经过这样的“浩劫”后,后五泉的庙宇、殿阁荡然无存。
现建于沟南台阶地上的灵岩寺大雄宝殿是年重修,观音殿及其僧房等辅助设施也都是在年前后竣工的,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初具规模。不过,如果想将这里开辟为兰州市的旅游景点或风景区,那么,在我个人看来,其地其景以及园林绿化都需增加投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我们盼望着在有生之年能够重新目睹后五泉曾经的繁华与风采。
投稿、商业合作请您致电:-
温馨提示:
《兰州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和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其他平台转载我们稿件请注明来源。
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微博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