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是谁捅破天滂沱大雨浇金城我市全面

导读

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7月23日夜间至24日清晨,兰州市普降大雨,局部地方出现了暴雨,其中永登南部、皋兰南部、红古区、西固区等地雨量较大,最大雨量出现在永登县的大沙沟村,达97.7毫米。兰州市降水量为30.5毫米,属大雨量级。据统计,此次强降水全市共有10个站点的降水量超过50毫米,达到暴雨量级。另外,在降水的同时还伴随着雷暴、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来自兰州市气象台的消息称,此次降水过程为兰州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雨强也是兰州干旱区历史罕见。

现场

西津西路两公里路段成泥海

柳家营十字至秀川丁字路口交通管制逾18小时

  7月24日1时30分,兰州市气象台将我市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暴雨袭来,西津西路全线告急,柳家营十字至秀川丁字路口被南山路护坡冲下的淤泥淹没,其中,从兰州市第三十四中至惠苑小区最为严重,马路南北人行道、机动车道变“泥海”,市区多处道路积水严重……再一次给城市的各项基础排水设施敲响警钟。

  为避免过往车辆被困,凌晨3时,七里河交警大队对淤泥严重的西津西路实行交通管制。4时,七里河环卫局开始进行清淤作业。上午8时,七里河执法局、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驻军部队、土门墩街道及附近社区等多部门对此路段淤泥进行清理作业。

  截至20时,主干道的清淤工作完成,通行基本恢复正常;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清淤仍在进行。

  西津西路一月被淹5次

  昨日上午8时左右,当记者赶到现场后,西津西路全线车行较慢。兰通厂以西,前往秀川、深沟桥、西固的车辆已全部分流至南滨河路,附近市民只能步行前往。距离“泥海”一公里处,南侧马路人行道上覆盖了大量淤泥,市民依墙而行,偶有塌陷处,深度达半米左右。据称,西津西路全线淤泥堆积面达2公里,惠苑小区到第三十四中,淤泥堆积面积最为严重,大型挖掘机正在对西津西路主干道上的淤泥进行清理,环卫工人以及部队官兵全力进行清淤。

  据了解,从今年6月26日起,仅1个月已经出现5次类型情况,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只要大雨过后,我们住在附近的居民根本没法走。”一位卷着裤边的市民说道,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淤泥,附近居民表示从未曾见过。

  6月26日凌晨,由于突降大雨,此路段出现淤泥,环卫工人耗时一天,清理淤泥量达5吨;7月11日再次降雨,马路再次出现大量淤泥,清理淤泥量近50吨;7月14日,清理淤泥量达吨;7月18日,多吨的淤泥再次将肉联厂一带淹没。

  吨淤泥刚刚清理完不到3天,24日,却再次发生淤泥覆盖马路。淤泥为什么如此严重?环卫工人指着惠苑小区南侧的马路说:“上面才是关键,泥流全是从南环路及旁边山上冲下来的。”

  鸽子市场护坡不堪一击

  西津西路上的淤泥从何而来呢?洪水淹没的南面,位于惠苑小区南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这条无名马路被附近居民称为石头路。记者沿石头路向南行走约1公里,试图找到泥沙源头。

  马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虽然前夜被洪水淹没,但一大早,小摊贩们依然在马路两侧支起摊位吆喝……在这条路的尽头,正是与南山路的交汇处和新搬迁来的鸽子市场。市场的斜上方有一座土山,在暴雨的冲刷下,土山上的泥土穿过鸽子市场,顺势向地势低洼的西津西路倾泻而下。记者看到地势较高的鸽子市场的护坡是个土台子,甚至没有经过任何水泥或石头加固,土台子被洪水冲刷出一道道沟壑,泥土和石头就是从这里被洪水裹挟着冲到了西津西路上。另外,由于马路两侧的下水管道内的水一起顺流而下来到西津西路,造成了西津西路被淹没。因此,加固和设置山体护坡迫在眉睫。

安宁西路也被“糊了”

  7月23日夜间至24日清晨的一场大雨过后,安宁西路区政府车站至甘肃政法学院车站间,北侧的半幅马路被泥糊了,马路上的淤泥厚度约10厘米,给沿线居民的出行造成诸多不便。

  “今天早晨出门锻炼时,发现家属院门前的马路上有大量的淤泥,就连人行道上也有厚厚的淤泥,阻断了人们的出路。”24日早晨7时多,安宁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一家属院的李老先生说,昨晚上的雨下得很大,但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家属院门前出现了大量的淤泥,附近居民出行时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滑倒,那可就惨了。

  记者注意到,从安宁区政府公交车站至甘肃政法学院间的马路北侧,约1公里多的路段上半幅马路及人行道上全是淤泥,淤泥最厚处约10厘米。只要有人走在淤泥上就有种要滑倒的感觉,同时,有车辆驶过时就会将泥水溅到行人的身上。

东岗东路部分路面再次塌陷

  7月24日凌晨一场暴雨后,早上9时许,东岗东路省气象局附近路面又出现塌陷,一辆在站内正上下乘客的4路公交车右后轮突然陷入坑内,也让车上的乘客惊出了一身冷汗,所幸没有人员受伤。记者闻讯赶到现场看到,一辆4路公交车体严重向右倾斜,停靠在西行省气象局公交车站内,右后轮几乎完全被凹坑吞没,车轮周围可以看到黑乎乎的空洞。据司机范师傅讲,上午9时许,他驾车由东向西行至该站,正在停车上下乘客时,路面突然出现了塌陷,车右后轮陷入塌陷凹坑内无法动弹,车体剧烈摇晃,也让车上乘客惊慌失措,还好没有人员受伤,只是车辆底盘受损严重。据了解,这条路段曾出现多次塌陷和维修。下午时分,在鱼池口西行公交车站西侧,因路面出现塌陷,一辆西行4路公交车右后轮同样也被陷进路面,凹坑“咬”住车轮,车体和底盘严重受损。

兰州西收费站附近路面积水严重

  受强降雨影响,G6京藏高速兰州西收费站附近路面积水严重,往西宁方向的车辆需从兰州站或兰州北站驶出绕行至兰州西站驶入。其余各路段车流量适中,通行秩序良好。

  另外,记者从兰州市海事局了解到,汛期海事部门加强黄河沿岸趸船加固以及游船、快艇现场巡查,特别加强了客船安全管理,确保渡口水上交通安全;同时,及时收集天气情况、汛情,通过   7月24日,受强降雨影响,为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及时封锁检查兰青线八盘峡至河口南、西平线平凉至平凉南、包兰线景泰至长城、太中线牛毛井至梅花井、兰州至福利区的区段线路设备,途经以上区段的部分列车出现不同程度晚点,包括天津至西宁的K次、西安至西宁的K次、北京西至西宁的T次、沈阳北至西宁的K次、郑州至西宁的K次以及武昌至西宁的K次。

  另外,7月23日23:40至7月24日7时,兰州机场普降中到大雨,兰州机场积极做好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应对工作。经过连夜奋战,兰州机场保障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公共区域路段无积水现象,强降水未对兰州机场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清理

我市防汛工作全面展开

排查处隐患

落实24小时监测

     

  对全市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落实了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汛期实时监测制度、对.5公里的雨水、污水管道进行了疏通……7月24日,记者获悉,针对今年入汛以来,我市降水相对集中的情况,全市防汛工作全面开展。

  加固堤防

  在隐患排查整治方面,我市对53条洪道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重点隐患点26处并下发了整改督办单,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6项,其余10项正在整改中;完成7座水库的除险加固,治理江河支流6.92公里、中小河流40.26公里;全力推进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5.4亿元,新建护坡及护岸0.88公里,维修加固堤防26.86公里。

  防汛工作中预报预警十分重要,市防汛指挥部通过与气象、水文、国土的密切配合,建立了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两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初步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信息的远程自动遥测和预警信息的共享发布,特别是加强了山洪泥石流、城市暴雨等局部强对流天气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基本形成了纵横结合的防汛监测预警网络。

  排查治理

  在地质灾害的排查治理方面,通过市县两级力量,对全市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了点对点的应急预案;落实了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汛期实时监测制度,并对隐患点周边群众发放了明白卡和避险卡。加大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搬迁避让户人,正在开展10个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项目。

  与此同时,加强防治城市内涝,对.5公里的雨水、污水管道进行了疏通,清掏雨水检查井、收水井、污水检查井座,清理明渠米;对市区邮电大楼、金雁桥南口、平凉路中段等13处主要积水路段,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保设施的“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在强降雨期间能够出动专业设备和人员,保证市政设施正常运转;对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区和城市低洼区域等关键部位,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区域,全面落实了疏散、转移和排涝等各项措施。

  我市调整充实了14个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组,组建了由武警部队官兵、预备役和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市级防汛抢险队伍人、县区级防汛抢险队伍人,储备了价值多万元的市级防汛物资。

各部门排涝清淤尽力保道路畅通市政

城区多数道路积水已排除

  7月24日凌晨,一场强降雨突袭。但是,早在23日晚10时许,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就接到市防汛抗旱办发出的紧急通知: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立即组织名防汛人员提前集结在各积水点,打开收水井,放好安全路锥,准备进行防汛抢险排涝应急处置。截至24日中午,除个别地下通道积水点正在实施排水作业外,其余城区道路积水全部排除。

  7月22日下午,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城乡建设局暴雨黄色预警后,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高度重视、紧急召开防汛排涝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处属各科室、基层各单位迅速组织抢险物资、设备和人员,提前进入各防汛排涝路段。市政抢险人员提前打开了雨水收水井箅、井盖,并按抢险应急预案,专人值守。

  7月24日零时许,兰州市区突降暴雨。短时间内,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大部分道路水流成河,部分路段积水深度达60厘米,双洞子及肉联厂地段积水深度甚至达1米左右。市政管理处主要领导前往平凉路、南昌路、静宁路、城关黄河大桥下等积水较深的路段,站在积水点亲自指挥抢险队伍排涝抢险。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西津西路看到,大量的淤泥将马路覆盖,在肉联厂附近积水点,由于淤泥堆积严重,施工用的大铲车和大卡车都赶来清淤。交警站在泥水里指挥交通,环卫工人对铲车清理完淤泥的路面继续清扫。

  截至24日中午,除个别地下通道积水点正在实施排水作业外,其余城区道路积水全部排除。此次降雨由于时间短、降雨量大,导致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等多条道路全线积水,共计出现50处积水点,给市民群众的出行和车辆通行造成了困难,所幸强降雨没有造成市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环卫

雨后紧急清理淤泥多吨

  7月24日子夜,强降雨来袭,全市环卫部门及时启动暴雨防汛应急预案,各作业单位全力做好暴雨应对工作。一线保洁人员冒着暴雨从凌晨开始上岗,对淤泥污染严重的路段进行清铲,对路面积水用最原始有效的人工推水进行清理。暴雨结束之前,各作业单位共出动人员近人次,清理淤泥多吨,有效地保障了城区道路环境质量。

  当日凌晨暴雨过后,环卫部门立即安排部署,上下联动,全面开展推水清淤工作。凌晨5时,环卫保洁队即出动人员对泥泞沦陷路段进行人工作业,但由于淤泥较多,导致下水井口堵塞,积水难以排泄,环卫人员只能先将积水装入垃圾桶,再用吸污车从桶中抽水。同时,用手掏出堵塞井口的淤泥,用垃圾清运车将环卫人员清出的淤泥进行收集拉运。环卫人员采取人工结合应急作业车辆,疏通窨井沟眼余个。雨后护栏及路面沾满污泥,特业队还安排护栏清洗车对隔离护栏进行清洗作业。

  环卫执法队做好源头卡口管控及应急处理工作;保洁队组织全部力量分组分段,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有序开展人工铲泥及推水作业;清运队做好淤泥清运保障工作,做到随产随清;特车队做好清淤后马路路面的冲洗清刷工作;检查科做好内部监督巡查工作,对各重点区域进行专项跟踪督办,对全市作业区域进行巡查,查漏补缺,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目前城区主干道积水已经基本清理干净,一些施工路段的积水、淤泥清理工作还在紧张开展。

  另外,市城管委提醒广大市民:暴雨之后为了排水,很多井盖被打开,市民外出时注意脚下,看到雨水打漩涡的地方,请绕道而行;城管部门在检查市区环境时,还发现有公共自行车车桩被淹,这属于带电区域,请不要靠近,大家要注意安全。

应对预警拉响我市气象部门应对强降水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我市气象部门积极应对。7月22日上午12时,市气象局发布年第一期重大气象专报《7月23日夜间至24日我市有中到大雨,局地大到暴雨,需防范累积降水和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就此次天气过程,市气象局向市上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23日16时40分,市国土资源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较高等级气象风险预警。23日22时54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24日02时25分,市气象局再次与市国土局电话会商,联合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发布“地质灾害高等级气象风险预警”:受强降雨天气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永登南部和西部、皋兰南部、红古区、市区大部有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

  启动兰州市重大气象保障(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根据兰州市气象台前期预报及降水实况的发生,7月23日23时,市气象局发布《关于启动兰州市重大气象保障(暴雨)Ⅲ级应急响应的命令》,决定应急办、业务科、气象台立即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各县气象局根据实际情况研判,启动应急响应。随后,永登县气象局、皋兰县气象局、榆中县气象局也分别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7月24日12时,随着降水天气基本结束,市气象局解除应急办、业务科、气象台重大气象保障(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7月22日16时,市应急办和市防汛办分别发布指令:“据兰州市气象局7月22日16时发布请各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指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将预警信息发布到位,及时组织分析会商,加强值班值守和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监测预警,严密监测雨、水情的变化,全面落实山洪泥石流灾害、河流洪水、城市内涝、水库洪水等防范措施,并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准备。市建设、教育、房产、公安交警等重点行业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道路积水、学校安全、交通疏导、低洼院落排水等抢险应对工作”。7月23日,我市各社区街道在接到市防汛抗旱办的指令后,向市民张贴通知,预报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并提前安排好应急救灾措施。

  B

  “厄尔尼诺”退势不褪色

  就近期强降水比较频繁的问题,气象部门的相关气象专家称,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6月至8月,天水、陇南、平凉等地降水偏多,尤其是河东暴雨场次比常年同期偏多。

  7月9日—12日,张掖以东出现大范围降水,河东局部地方出现暴雨。强降雨致张掖、白银、定西、临夏、庆阳等地出现洪涝灾害,造成道路阻断、房屋倒塌、水利设施冲毁、农作物受灾。

  7月17日8时至18日7时,陇东南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张掖以东大部地方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其中武威、兰州、白银、临夏、甘南等市州局部地方出现大雨。全省共计个乡镇发生降水,其中中雨个乡镇、大雨71个乡镇。较大的降水量出现在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为45.1毫米,西果园站6小时雨量为19.8毫米,达到暴雨量级。

  省气象局专家认为,近期我省强降水偏多和厄尔尼诺事件有关,受此事件影响,我省夏季以干旱为主,根据预测,6到8月,中部地区可能发生夏旱,在干旱偏重的背景下,突发性强降水极端天气极易发生。天水、陇南、平凉等地降水偏多,尤其是河东暴雨场次比常年同期偏多,由此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增大,要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和防御。如年我省在前期发生冬旱及来年春末夏初干旱的背景下,7月23日灵台县朝那镇出现特大暴雨;8月8日,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12日,成县黄渚镇4小时降水量达.6毫米。因此,各地要特别注意预防干旱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重大灾害。

来源:兰州晚报







































白癜风治疗体系与技术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nr/23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