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兵的朋友圈,可真不简单人民前线

孟一诺、赵毓炎

孟一诺、赵毓炎、黄志鹏、汪加振

近日,陆军隆重举办“奇兵”系列比武活动,许多参赛官兵为了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备战集训生活,苦过、累过,也坚持过,只为最后那胜利的喜悦。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张他们朋友圈的照片,走进那段难忘的时光。

1一声号令,千里归队备考

为了充分准备这场比武活动,有的官兵停止了自己的休假,提前归队。有的刚到学习院校整理好床铺,却又马上收拾行李归队。还有正在参加新转士官集训和高考复习班学习的战士也立刻归队,只为比武训练多争取一些时间。

“当得知我被抽中时,说实话有些懵圈,但是这场比武对于我和我们单位太重要了。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我立刻购买了回往厦门的机票,第一时间回来参加集训。”取得陆军步兵战斗小组第四名的谭秀田班长讲道。

刚去高考复习班的战士顾钱也放弃了自己复习考学的一段时光,前一天刚刚到达集训营区,后一天又即刻返回连队,甚至连自己的装具还没来得及卸掉。当问他这样做值不值得时,他眼神坚定地说道:“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我必须要做到的,这场比武关乎单位的荣誉,我必须要全力以赴。”

下面,通过一组朋友圈了解下他们的备战决心!

2集训备考,苦过累过坚持过

参赛队员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集体转场到某基地开展“魔鬼”集训,他们每天从早上训练到晚上。每天挖火灶,煮生米,宿草地。在炎炎烈日下,全副武装进行五公里越野,一套连贯作业下来,许多人可以说是筋疲力尽了,但是为了更加贴近实战化的考核环境,每个人都在不断坚持着。

这个集训,不仅仅考验了他们的体能素质,还考验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从来没有打过反坦克火箭的参赛队员王学伟,为了能够在实弹射击中取得优异成绩,每天一有时间就进行据筒训练,即便肩部因为长时间据筒造成了淤青,却没有丝毫放松。据到肩部没有知觉,据到双腿麻木,他都没有放弃。

为了能够熟练地掌握野外生存这个科目,一遍遍地训练使双手长满了老茧,20来岁的年龄却长着一双“四十”来岁的手,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他们比武夺胜的决心!

飞跃障碍

实弹一分钟,训练十年功。

取材生火,野战生存。

搭帐篷,你固定,我伪装。

现实版的“钻木取火”

协同通过铁丝网

包扎救护,止血固定。

迅速击发

3临近考核,万事俱备为之战

真正考核地点是远离营区的华中地区,中部的天气地形和南部远远不同。来到了不一样的地域,他们更打起百倍精神,刻苦训练,考前的每一分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超越对手的最好机会。其中一个参赛队员讲道:“相比于训练时的压力,让我感到压力更大的是来自心理的压力。”

合照

朋友圈

4载誉而归,辛勤汗水终回报

他们期待的考核最终如期而至,经历了几天的连续考核,他们取得了总评全陆军第二的优异成绩,给单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喜讯传来,远在千里之外的驻训场官兵为了迎接勇士们凯旋,大家都在不停地忙碌着。旅首长亲自慰问凯旋勇士,肯定、鼓励、赞誉……他们付出的辛勤汗水最终化为满满地骄傲!

细心准备,迎接勇士凯旋。

勇士归来

战友的迎接就是最高的欢迎仪式!

这是属于你们的鲜花!

“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旅首长亲切慰问比武战士

不经历风雨,如何变勇士。

兄弟们没让我失望!

勇士的“全家福”

比武已经结束

但勇士之路刚刚开始

强军之路任重而道远

勇士们

加油!!!

更多推荐

监制

吴迪

主编

王军华

编辑

吴荣鑫彭强

刊期

感觉精彩,点击“在看”支持一下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nr/28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