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三、4个四、5个六,开!”“禁两家,红色2,UNO!”“真心话还是大冒险,自己选”舍友抱怨没穿学士服一起拍个照,于是提议四个人脱剩内裤来一张。四年了,他们还是如此猥琐大尺度,最后一刻依旧不放过侵蚀善良,单纯的我。宿舍:竹九于是我们按照四年前学校记者团宣传时为我们拍的那张照片: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动作。快门按下,笑容定格,一切看似与四年前无异。四年里,这样的照片我们一共拍了三张。拼在一起对比,才发现四张面孔还是比四年前少了些稚气,多了些自信,也多了些珍惜和不舍。四年前看起来憨厚傻气的增鑫经过校足球队的历练,肌肉线条变得明显,脸型和眼神也显得精炼帅气,大三换了发型时常让人惊呼像雨神“萧敬腾”,而最后一张照片拍的时候还在发烧中,略显憔悴,但三年的大拇指依旧骄傲地高高举起。炮伟,大一时灿烂的孩子般笑容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嘴角四十五度略微上扬加上坚定眼神的装酷(bi),仿佛把镜头看成是他的八分女神,传递着某种邪恶的信息。浩巍,三张照片里发型一张比一张浮夸,陷入黄昏恋的他脸庞似乎也消瘦了不少,笑容也有些收敛,挺怀念他大一时蠢萌的傻笑和土爆的发型。对了,几年来浩巍唯一不变的就是相片里那双需要双击图片,再拿个放大镜才能寻找到的眼睛。对了还有我自己,从大一时的刘海盖额到大三向往已久的圆寸,再到大四精炼的短发,一如既往帅气,无需太多文字赘述。我们宿舍,竹园九栋。听说当年宿舍分配是按照班级和来校报到时间的顺序来排列的,虽然不想说缘分这么俗气的词语,但是转念一想偶尔也觉得这东西道不清话不明,如果其中一个人晚些到校,可能就被分到其他宿舍,也许相同的故事也会发生,也许四年后同样在这里矫情怀念,但这更令我们珍惜和感慨,感慨为什么是这三个孙子陪我住四年,为什么是只会扯逼、挂科和DOTA的浩巍,为什么是拉屎不锁门的增鑫,为什么是只爱看美女和LOL的炮伟,为什么,真是哔了狗了。
大学宿舍,4张床,4个人,4年。还记得考完六级开着两辆小电摩杀到三灶市场买食材回宿舍打火锅,还记得爬黄杨山、闯高栏港晒得跟狗似的第二天脱了一层皮,还记得宿舍夜谈讨论某个女生今天打的粉有浩巍看片用的纸巾那么厚,带的假睫毛快戳到老师的脸上去了,还记得炮伟的自制糖水、增鑫的足球战袍、浩巍D盘名为“学习资料”的文件夹里满满的A片。
吉珠南门吉珠南门,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商业区。操着不知是茂名还是湛江口音的水果摊阿姨强调着“生果好靓噶”然后帮我减去几毛钱尾数,还有“阿姨糖水”里乱跑的小孩和饱满香滑的生蚝,时常爆满的“战友鸡煲”和梦之夜的拔丝地瓜口水鸡,希望下次回去的时候还能一一品尝得到。宵夜时候的南门,各个烧烤摊人声嘈杂,杯盏交错,好不热闹,仿佛到处写满着“聚会”“友情”“放纵”“青春”等充斥着荷尔蒙的字眼。“阿姨糖水”烧烤摊上,高业海对我轻喊一声“开”,我手起瓶盖落,酒杯又倒满哈啤。高业海再对我轻喊一声“开”,我微笑着拿开骰盅,三个二赫然显现,高业海喝下第13杯哈啤,随后畅谈他的创业史他的梦想,被我一次次的满嘴毒舌的打击回去,我叫你他妈开我三个二!也曾和女友在周末晚上叫上两瓶啤酒一叠生蚝一份米粉一份鸡翅,然后看着她的脸一点点泛红,眼珠一层层蒙上薄雾地啃着鸡翅;也曾被师弟在烧蚝王搞得饱嗝阵阵,临阵脱逃;也曾在重庆鸡公煲吃散伙饭时第一个喝趴下。
吉珠饭堂吉珠的美食还是不少的,多少吉珠学子在四年里屡屡减肥失败,肚子上的肥肉却增加了一层又一层,比如室友浩巍,都是一次次抵挡不住饭堂或各种小店美食的诱惑,才导致每次饱餐一顿后叫嚷着“得减肥了,一个月后你们会看到六块腹肌的我”的他晚上又吃上了烧鸡和可乐。饭堂的美食,当属一饭的烧腊饭汤粉肉夹馍瘦肉肠粉西瓜汁、三饭的兰州拉面猪杂汤饭香菇鸡饭酱油鸭、四饭的奶黄包豆沙包绿豆饼大烧饼隆江猪脚饭、五饭的香煎鸡扒吉列猪扒土耳其烤肉饭。想念早饭一口奶黄包一口豆浆而后咂吧着嘴带着香甜的余味和美丽的心情骑着单车去上英语课,想念在珍轩和部门的小伙伴一边啃着鸡腿一边讨论着晚上部门例会的内容一边等待着永远迟到的张大东,想念酷暑的中午到一饭买一杯冰镇西瓜汁,即使知道老板加了糖。
吉珠图书馆像我这种热爱学习的学生对学校的亚洲第一单体图书馆还是有一点感情的。2楼理科阅览室,满满都是理化生的枯燥读物,据不完全统计(猜的),这里70%是惺惺相惜的理工男女。唯一有趣的就是为数不多的港台图书,但数目种类太过稀少,因此来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3、4楼文科阅览室则大有天地,从管理学到散文到小说到传记,大大满足了文科生的阅读欲望。这里常见一对对文艺青年男女,看似看书学习,实则卿卿我我腻腻歪歪。5楼为电子阅览室,也就是机房,可供上网学习工作,当然也有不少人在五楼还算可以的网速下玩英雄联盟逛淘宝看综艺,比如室友浩巍,在大一还没带电脑的情况下就时候钻进图书馆五楼,感受DOTA世界的生与死。6楼为报刊阅览室,不知是管理员天生怕热还是怎样,这一层的空调是图书馆6层中最为强劲。各种主要日晚报、名校期刊、学术经济体育杂志都能在这里阅读的到,只要你耐得住冷。图书馆是个好地方,但有的人四年只来过几次,有的人来了却好像没来,比如室友浩巍(别问我为什么老是黑他,爱到深处自然黑)。千百年去一次图书馆的他,去之前必会发一条励志微博或朋友圈,如“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然后配上一张图书馆的正面图或者一本翻开的书的照片,然后在图书馆瞄瞄妹子,看看朋友圈有没有赞,回复几条评论,再翻两页书,打个盹,时间差不多了打包个烧鸭饭回宿舍吃,进门就喊着“看书看得好累啊,犒劳犒劳自己”,接着再发条朋友圈“多么充实的一天,看见更强大的自己!”离校半个月了,当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同学们都在干嘛呢?祝愿你们真的能成为更强大的自己,然后,苟富贵,勿相忘。当和同学们最后一次碰杯的时候,当把学士帽向天空潇洒抛去的时候,当许多事情都冠上“最后一次”的时候,当“吉珠”这个词前面加上“母校”的时候,当母校升为2A、饭堂升为几星几等、网络热水空调球场更加完善的时候,我们只能期望,下一次再见。作者
徐奕
来源
小青年的故事
中科医院曝光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ys/2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