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一口水井一个车位一张证

《湖北日报》年8月24日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任。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革命,人大代表责无旁贷。

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下发通知,号召全省9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代表行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围绕影响营商环境和制约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了解、及时反映市场主体的困难和诉求,助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服务高质量发展。

代表行动效果如何?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全省各地,进行探访。

深井取水为企业“解渴”

7月23日,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浙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苗木基地旁,一口方形取水井并不起眼。

但对浙博农业来说,这却是一口“救命井”。

去年10月,浙博农业流转陈玉村及附近村千余亩土地,建设苗木基地,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不过,灌溉用水一直无法保障。

“是潘塘街地势较高、距离供水公司位置较远等原因造成的。”开展代表行动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率领代表小组走访浙博农业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寻求解决办法。

张文喜邀请浙博农业、街道、村和新洲烟草驻潘塘工作队有关负责人一起现场办公,经过勘探和协商,确定深井取水的方案,所需资金由工作队负责筹集。

潘塘街道承担属地责任,组织人力、物力,抢在夏季用水高峰时段来临之前,帮助企业打出了一口深水井。

“水井深米,每天可出水80吨,能保障亩的苗木灌溉用水。”张文喜介绍。

以微知著、举一反三。为彻底解决陈玉村及周边村企业生产用水难题,张文喜等人大代表还推动街道,对附近河流清淤,开挖引水沟,为企业“解渴”。

代表建议催生个停车位

7月22日傍晚,荆门市东宝区老莱子路和象山三路交汇处,一家名为“潜江五七油焖大虾”的餐馆,顾客逐渐多了起来。

餐馆正门口,立着一块告示牌,上写:“夜市路段限时停车:18:30至次日6:30”,落款“荆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限时停车真好,生意更火了!”老板唐蓉介绍,由于自家餐馆在拐弯处,门口没有划临时停车位,流失了不少顾客,极少部分顾客甚至因违规停车被罚要求赔偿,与店里发生口角。

5月17日至24日,荆门市人大代表龙泉小组开展代表行动,走访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他们随即向市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并与东宝区交管部门一起调研论证,在老莱子路等路段划出临时停车区,既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又能满足唐蓉等小微企业主的停车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荆门市人大代表龙泉小组成员杨家林介绍,今年以来,代表小组一直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ys/27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