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一季度征稿时间:年1月1日至3月31日
一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4月9日
春耕印象(散文)
文/刘万祥
春天来了,踩着和风细雨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和育苗备种的季节也到了!
人们欣赏春天的桃花时,田间地头更是一片春耕的繁忙景象。看到田地里回返往复的现代化耕作机械,儿时的那一幅田园风光的素描画面便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忆里,春耕透着质朴,透着故乡泥土的芬芳,如诗般美丽,是春天里最美的歌。
当城里的人们踏着春天的晚霞,跳起欢乐的广场舞时,我们的‘衣食’父母已经牵着牛儿,扛起犁铧,深情的在翻犁春天,在忙碌一年的希望。
我是从乡村里长大的山里娃,对山里的亲有着另一种情感。这不,惊蛰一过,春雨来了,淅淅沥沥地下着,滴在大地的襁褓中,滴滴答答的,滋润着干渴的土壤。树木,花草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蹬脚的焕发活力。
雨后的天空清鲜,甜润;路边的花儿挟带着淡淡的泥土气息,仿佛一夜之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百般风情,妖娆地绽放;微风吹来,蜂蝶在花间飞舞,鸟儿在树上歌唱,首首都是迎春曲,赞美着春天的明媚;田野里孩子们的嬉闹声,老牛的哞叫声,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勾画出了人间最美的画卷,谱写着世上最动听的乐章。
整个乡村洋溢着欢乐的笑声与歌声……
天刚亮,勤快的庄稼人便哼着小调,吆着牛,扛着锄头走向田野。那一双双结满老茧的手挥起锄头,拿起铁锹“吭哧”“吭哧”的整地、施肥、播种……勤勤恳恳的重复着黄土地的历史。
“一年之计始于春!”季节不等人,错过几天都会影响秋天的收成,所以春天也是最忙的季节,一刻也不敢懈怠。人们,尽情的以阳光沐浴,以鲜花装扮,徜徉在春耕的田野上,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奏响春华秋实的乐章。
每到这时,父亲总是全村第一个早起,披上衣裳,把老牛喂饱,饮好,然后再把我和弟弟唤醒,赶着牛,扛着犁耙去耕地。
耕的头一块是隔壁孤寡老人朱守业的,等耕好耙细后,再去我们家地里去耕。
等太阳一杆子多高时,妈妈和姐姐提着饭菜来了。饭是小蒜炒清汤,玉米面和苜蓿芽蒸的窝窝头,还有椿芽拌豆腐。一送就是两顿的。
吃饱喝足后,就立马开始耕地,我在头里牵着牛,父亲在后头赶牛,抚犁。姐姐和弟弟用铁锹敲坷垃。一会儿,就犁了一大片,黑黑的,亮亮的,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有时候牛歇下来的时候,父亲会坐在田埂的边缘,目光漫过每一颗幼苗的高度,越过村庄的篱笆,望向炊烟一路飘向的天空,和邻地里的伯伯叔叔们拉些农话。那一刻,无数农谚在他的旱烟里冒出,他端庄的身影也渐渐有了气象学家的弧度。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这家乡谚语不知说了多少年。只有他们懂得:没有春耕的辛劳,就没有秋收的甜蜜。
或许,相比我,父亲他更懂得春耕的浪漫吧。他把汗水洒在土地里,把喘息播在种子里,把对金秋最美好的期盼根植在希望的田野里,勤劳伴着春意,渲染了生活的色彩,给了我们幸福快乐,更带来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于是,每一年,我们都在耕种着美好的春天,更是在默默地耕耘浪漫......
审阅:韩田梅
简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怀揣着秋收的梦想的季节。每一年的新春,人们都在自己希望的田野上春耕、秋收,书写人生的乐章。散文立意深刻,语言优美而不华,富有生活的真情实感。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刘万祥,男,汉族,党员,镇原县林草局干部,乡土散文写作者,市,县作协会员,业余爱好文学和收藏。也许是他生于农村、在贫困中长大、多年的足迹和工作经历、促使他和文字有了不解之缘,为了圆梦始终走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有作品散见《生命时报》《企业家日报》《甘肃日报》《今古传奇》《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农民报》《西部商报》《中国林业》《兰州晚报》《陇东报》《梦阳》《潜夫山》《诗文镇原》等报刊。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咨询出版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zn/2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