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警犬“云大”与民警一起巡逻。 缪思姚 摄
中新网保山6月10日电题:中缅边境线上的“神犬奇兵”:半年走公里巡逻路
作者张锦难刘桐
近日,日光照耀下的怒江水碧绿澄澈,一支身着“藏青蓝”的队伍呼喊着嘹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远处走来。警犬“云大”跟在训导员王新宇身旁,走在队伍的前头。作为一条治安巡逻犬,6月9日是“云大”来到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东风桥边境检查站半年的日子。走完当天10公里的巡逻路,这半年来“云大”的戍边里程正好达到公里。
“每次只要一提起它,大家总会问我它为什么叫‘云大’。”说起警犬名字的由来,训导员王新宇打开了话匣子。今年1岁半的“云大”是一条马里努阿犬,年10月,王新宇在云南省安宁市搜救犬基地参与培训时与“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次比武中,王新宇与“云大”配合默契,夺得冠军。夺冠后王新宇才了解到,“云大”的取名是因为同一批警犬都出生在云南,而它在这批警犬里排行老大,所以就给它取名“云大”。
图为警犬“云大”与训导员互动。 何岳文摄
在安宁搜救犬基地相识后,“云大”成为王新宇亲密无间的战友,培训结束后跟随王新宇一同回到保山边境管理支队东风桥边境检查站,成为一条戍边警犬。平时的工作中,“云大”的主要任务是跟随移民管理警察查验过往车辆、人员,开展边境巡逻,遇有突发情况,及时协助移民管理警察开展搜救行动。
今年1月,刚来到东风桥边境检查站时,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云大”非常活泼。想将它培养成一只优秀的治安巡逻犬,这可着实让王新宇伤了一阵脑筋。训练的整个过程反反复复耗时很长,王新宇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之前已经训练过,但刚到新环境,我还需要带着它重新熟悉,重新磨合。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收获了很多欢笑。”
位于保山市西南部的东风桥边境检查站以打击三非、毒品、走私和其他跨境违法犯罪为主要任务。疫情尚未发生时,通过东风桥边境检查站的往来车辆有时会排起长达十几公里的长龙。这里没有天然屏障,驻守在中缅边境一线咽喉要道的东风桥边境检查站一度成为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边境管控任务最艰巨、防疫工作最繁重的单位之一。
“疫情期间车流量相比从前减少了许多,但即便如此,来到东风桥边境检查站半年的‘云大’已经配合我们开展了近千次的边境检查。”王新宇介绍,东风桥边境检查站有三条警犬,分别承担着“巡逻、搜毒、查缉”等主责主业,“云大”是三条警犬里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一条治安巡逻犬。
图为警犬“云大”与训导员互动。 何岳文摄
年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后,对警犬情有独钟的王新宇成为了警营里的一名训导员。“检查站里的每一条警犬都像我的孩子,和它们在一起是我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一直以来,王新宇把警犬训练工作当作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悉心经营,脚踏实地,用青春和热情诠释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对事业无限热爱的品格。
在中缅边境一线执勤卡点,王新宇携带着警犬“云大”又开始了一天的执勤工作,在祖国的最西南,一起用共同坚守的方式向祖国表达内心最深沉的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