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梦奇谈新年第一弹古代打仗是群殴兼诸葛亮

八阵图到底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军事科学是随科技发展不断进化的,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科技变革,首先受益的,都是军事领域。比如,人们发明了冶炼技术,最先换上制式兵器的,一定是军队;后来发明的火药,就迎来了火炮和“排队枪毙”,直到今天,航空航天以及类骨骼仿生研究,也都是在各国军队的主导下进行的。

没办法,人类就是这么好战,人类这种喜欢自己打自己的天性,真的是没什么好说的。

而且,随着军事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怎么打仗这件事也越来越系统和工程化,出现了院校和专职的研究人员,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我国,围绕着怎么通过打仗来治理国家,也被诸子百家单列成一家,大家都很熟悉啦,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兵家”。

怎么打仗,已经不在是个片面的事情,他需要调动整个国家的资源和思维来进行庙算,进而征服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具体谋划内容早在数千年以前,已经被我们的老祖先研究的门清了。

尽管我们的军事文化非常发达,然而我们古代的军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在他的巅峰时代,戛然而止,这就是我们的阵图学。、

阵图学的研究是我们祖先成为这个蓝色地球的东方传奇,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它至今令人神往。

古代的阵图学非常的牛逼,有些人一定会反驳:你那都是小说看多了,打仗要阵法做什么,干就完事了。像诸葛亮那样的八阵,都是唬人的。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在历史圈里由来已久,持反面态度的,我也能理解。的确,古代阵图确实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队列”是一种军人素质养成的方式,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作业流程,是有其固定标准的。但是,一旦这种标准养成,在实战中,就能形成条件反射般的效果。

我这么说的意思是:阵图学虽然陨落,但没有消亡。我军现在的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行军有“战斗队形”,这些都有古代阵图的影子,只是相比武器装备,阵图学如今决定胜负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但是,如何发挥火力配置,如何让狙击步兵和机枪兵发挥最大的火力优势,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些不都是和“布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吗?

阵图学诞生

阵图学据学者蓝永蔚先生研究,应该出自商周时代,但有人认为则更早,从文化概念上认为的军事阵图学的鼻祖是风后,“风后握奇阵”就是黄帝和蚩尤在大雾天对战时,黄帝使用的排阵之法。

“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

这段文字是太史公笔下《周本纪》中武王做的战斗动员,作为一大兵法大师,有武成王之称的吕望,也无法在联军缺乏训练的前提下,有效组织部队,因此,姬发要求士兵们,走四五步,就要停一停,协调指挥之后,再前进。就连两军接战,正面刚,也要整体整齐划一,在格斗中,仍然要控制队形,刺几下,就要停下来整顿队形,整个队形有条不紊。彼时西方也是如此,我们熟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方阵,也都是如此。

但是,由于偷袭商朝的军队,缺乏有效阵图管理的牧野之战非常惨烈,犹太联军最后“血流漂杵”,尸体堆积如山。这段记载可以作为阵图学重要的作证。

这个时代由于诸侯分立,很多时候,打仗都是“义战”,大家同样的兵种,整齐划一对面刚。

而时代到了春秋,军阵科学得到了各国的重视,有了重要的发展,比较著名的孙武练兵杀二姬的故事,就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军阵的组织构成,在彼时,已经非常被名将们所重视了。这种阵法,非常重视大型载具的应用,直到汉代霍去病时代,战车已经不作为野战兵种的核心了,但还是有很多阵图,是围绕着战车进行的。

这其中的核心,就是我们熟知的“部坦协同”。根据名将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说法,从刚正面到步坦协同,实现了这一变革的是春秋小霸王郑庄公,郑庄公用“先偏后伍”,也就是战车在前,步兵在后,步坦协同的阵型,一战击垮了天子带领的王师,打的周天子权威不再。偏是战车的编制单位,伍是步兵的编制单位,步兵不在单独面对步兵,而是作为战车的协同单位,部署在战车的后和两翼,方便战车突击,实现了以战车为中心的“车驰卒奔”,一种新的战术思维走进了统帅的视野,数量已经不在是决定胜利的最核心因素,以少胜多也成为可能,这就是全新阵图学的魅力,而这种创新的阵型,也有了名字鱼丽之阵。

此后,春秋时代很多人开始研究变通死板的方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无义战”时代正式到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已经让中原各国军阵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连冲之阵,虽然兵力不多,但是非常坚固。骑兵冲锋时,不要远离战车,而骑兵则离步兵要远些。听到了五下的战鼓,如果看见两半黄帛合成一面,则要列三面圆阵”这是诸葛亮的一段话,其中强调了连冲,这是一种攻城的器械,诸葛亮北伐野战求而不得,因此,在阵法上也因地制宜做了很多变阵的思路。而且发挥装备优势的核心,从来都没有变过。

在春秋战国时代,阵图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格局。比如楚国的步兵大阵叫“荆尸阵法”,荆者,楚也。荆尸阵,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就是楚地之阵。当然,从名字上联想,你要是想到僵尸、黑风、看不见的刀剑什么的,我也不能说你错,很多阵法的名字,就是这么唬人的,虚张声势,应该是也“庙算”的一部分吧。

八阵:凝聚精华,横空出世

由于各展所长,八阵就顺利成章出现了。

八阵一词来源于《孙膑兵法》,诸葛亮八阵也脱胎于此。八阵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或总称之。八阵法类似于井田制,大将居中,不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变成正面进攻,正兵刚之,以奇兵制胜。

依宋朝《武经总要》中的推演,其主要结构是由九个小阵组成一个大阵,即八阵包一阵,如一个井字形,其中的上、左、右、下方之四个小阵称为正阵,和中阵合成十字型,为全阵骨干,通常为依附营垒或战车、围栅,由大量弓弩兵构成的防卫式阵式。所以,把八阵的核心还是充分发挥军事装备的优势,而不同的装备则决定了不同的变阵方法。比如魏武帝曹操也层让士兵教习八阵,并布阵掩护运粮;而诸葛亮的八阵则更多发挥自家连弩和冲车的优势。

八阵的四角之四个小阵,称为奇阵,可转换及运动,通常为持各种长短兵器,由重装步兵构成的攻击式阵式,大阵后又各有数列轻步兵及骑兵,担任机动部队,主阵前行时则于前方担任警戒。

这种阵式源于汉代对抗匈奴的营垒法,在行军时把包覆蒙皮、设置鹿角及拒马的战车连结起来作为防卫工事,在停止行军驻扎防卫时,则以垒石、木栅为防卫工事。即所谓的行为阵,立为营,是一种相当完备的布阵行军之法。

依《晋书》记载,晋将马隆曾依《八阵图》作偏厢车,仅以三千五百人进攻在凉州作乱的羌人,地面宽广时设置鹿角车营,路狭时则将木屋直接放置于车上,敌人来袭时就以弓矢八方射之,马隆就以此孤军深入羌地,一边作战一边前进,转战千里,杀伤数以万计的羌兵,最后平定羌乱。

马隆仅仅以八阵中的一个小阵就能达到这种战果,可以想见九军八阵齐进的威力。据《水经注》记载,诸葛亮在完成八阵推演之后曾说:八阵即成,庶几不败矣。,即是认为自己以八阵行军迎敌,已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司马懿避免主动攻击八阵,则是由于八阵偏重防御,攻击力不足之故,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从这些记载上来看,诸葛亮做八阵更多是体现了防御作用,而从马隆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想象,有可能诸葛亮诸葛亮大营就是一个活的八阵,因为司马懿才在诸葛亮死后,看着营垒说“天下奇才!”作为军事家,司马懿可能演不出八阵图,但是认识,他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谢幕:重骑兵与火器

八阵是阵图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兵器文化以及重骑兵的比重加强,阵图文化开始衰落。隋唐时代,随着马镫和冶铁工艺的进步,重骑兵开始进入战场,并成为主导。

重骑兵首先就对以补兵为主力的阵型,造成了冲击,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为什么蒙古骑兵能纵横天下,因为在绝对武力面前,所有阵图都是徒劳。

重骑兵的的成本,还决定了战争了参与的人数。重骑兵的移动力,决定了他们的人数,而且马这种畜生,培养到听从号令,非常困难,而一旦培养成功,效率也非常可观。所以,重骑兵成为主力,八阵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李靖将八阵改为六花,成为了唐朝的八阵图,但是这种删繁就简,也开创了另一个思维,就是小股骑兵,需要阵图么?

所以,唐宋时期,阵法的改革主要是在人数上,而且这种改革到了明朝戚继光,还迎来了高光时刻,这就是鸳鸯阵。

当然,也有人堆传统阵法抱着固有情怀的,比如赵宋老二。太宗皇帝就是资深阵图研究学者,而且不仅自己用,还要让部队也跟着用,这就是《平戎万全阵》。平戎阵从样子上得到了兵法战阵的精髓,缺点是兵力太多,按照阵图摆出来要14万人,占地约为8平方公里。北宋部队在太宗朝时期。主要针对辽国作战,虽然败绩连连,但不能说是阵图的错,以为错的不是阵图,而是那个非要隔着部队精确指挥的皇帝。很多大将阳奉阴违,不按阵图来走,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兵力太少,摆不开。

八阵图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的精髓是充分发挥兵种优势,让正兵能刚,奇兵能出其不意,比如诸葛亮的八阵就是充分发挥了车兵、步兵、骑兵和特产诸葛连弩兵的优势,魏军骑兵冲过来,在连弩和战车卸载后形成的拒马之前,先被打消了士气,再被骑兵步兵收人头,往往被蜀军以少胜多。

而宋太宗,却搞这种华而不实,需要大量兵力的阵图,加上宋朝缺乏骑兵,在机动性上就更差一筹了。而且,宋太宗非常嘴硬,经常还要越级指挥,逼人打败仗。

这一点,宋太宗还有同类呢,常公。

到了明清时代,排队枪毙的线列步兵已经出现了,陆战的接战距离越来越远,而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大,阵法已经越来越小型化。

远古的大阵如今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了,但是阵图文化却没有消亡,这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八路军三三制。

这套八路军三三制队形,不仅是对前人文化的总结,也在世界震古烁今,美军的装备世界第一,还是要到八路军的接班人——人民解放军来取经三三制。

阵法的外形可以学,但是阵法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而战,他们能学会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wanbao.com/lzwbys/29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